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5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半塘之大     
王鹏运生逢末世,蒿目时艰,对君国命运的眷顾,对社稷民生的关注,形成了忧危沉痛的君国情怀与悲剧情结,造就了半塘词特有的重大题材和意旨,偏嗜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笔力遒劲,气势恢宏,境界阔大的审美风貌,从而成就了"半塘之大"。  相似文献   
992.
唐寅的诗歌在明中叶的吴中文坛独树一帜。唐寅的前期诗歌崇尚六朝,用词造句铺张绚彩,藻思丽逸。后期诗歌在题材上,他将吴中市井的世俗情感带入诗歌创作中,代市民立言,为市民写心,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嘲讽和批判;在语言的运用和诗歌的内在结构上,不甚讲究含蓄和蕴藉,突破了传统诗学的审美模式,显示出与古典主义诗歌截然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加快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阐述了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步入新阶段、面临新机遇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加快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需要突出把握四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994.
建国以来,中国钢琴艺术民族风格的发展空前繁荣。仅从语境、结构、节奏、触键、音色、题材、和声七个方面的特点看,就明显有别于西方钢琴艺术。其发展从建国初至今,大致分三个阶段:即从建国初到1957年;60年代至70年代;8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名家名作,使中国铜琴艺术民族风格的发展欣欣向荣。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中国钢琴艺术民族风格的发展会越来越繁荣。  相似文献   
995.
魏晋文士身历乱世,经受了血雨腥风的洗礼,却并没有表现出颓废软弱之态,相反却彰显出极强的生命力,显示了风神独具的人格魅力。这一时期创作的送别诗充满了对人生世相的深刻体悟,对自然、宇宙和生命深情脉脉的关怀和眷恋。魏晋送别诗不仅反映了文人之间良好的社会交际关系,也是他们深情兼智慧的内心世界的外化。  相似文献   
996.
从唐代选举官员的一般标准和张九龄作为官吏楷模两个方面解读九龄风度:九龄风度是在身、言、书、判等方面表现出的个性风采,也是躬行直道、堪为王佐、胸怀万类的道德人格,是二者合铸而成的完人符号。  相似文献   
997.
《骆驼祥子》的英译确立了老舍在国际文坛的地位,其后的三英译本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海外读者对老舍作品的关注。四译本翻译风格各异,表明译者风格是原文作者写作风格与译者翻译特点结合的产物。四译本中最接近原著风格的译作是King译本。  相似文献   
998.
传统的中国画由于驻足于"天人合一"循环的思维方式中,在创作机制上往往更多地强调传承和取用,反对"自出新意,谬种流传"。然而"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必须打破原来消极的模式,形成一种既有优美、冲和等传统文化因子,又充分显示力量、速度、变化、节奏等现代性元素的画坛新格局。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长春师范学院高智人群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师范学院高智人群对体育的认识呈多元化;其余暇时间相对较少而中断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000.
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同类专业而言,既有与之相似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种种特殊的课题。对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定位上要以人文精神的共性凝聚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教材及知识体系建设凸显"对话性",着力培养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