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1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7篇
综合类   1890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应用实时全息和差分干涉及图像处理研究强迫对流换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具有未加热初始段空气外掠平壁的强迫对流为课题,用光测实时全息和差分干涉方法对同一模型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近代光测技术用于研究强迫对流是可行的,其中实时全息可测出层流边界层温度场,而差分干涉可直接测出温度梯度分布.文中并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提高光测精度起了较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空气外掠平壁层流边界层温度分布不同于通常三次方分布假定,对于初始段热边界层厚度和局部换热系数同现在通用经验公式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2.
从Navier-Stokes方程和能量方程入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摸拟绕水平圆柱定常层流自然对流流动,采用流函数涡量无量纲方程,非均匀网格剖分,二阶精度差分格式,非均匀圆柱表面温度分布,计算了瑞利数Ra在104~106,普朗特数Pr在0.7~100范围内的各种非均匀表面温度分布下的绕水平圆柱自然对流,特别是在圆往表面温度局部低于室温情况下,计算出了回流。全部结果与实际情况及已有的实验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水平管内强制对流蒸发换热计算经验公式,该式简单准确,对142个实验数据的计算表明,误差小于10%的数据点占90.14%,最大相对误差为23.67%.文中提供广确定非共沸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和热物性的方法,并指出在强制对流蒸发工况下,传质阻力对换热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4.
研究了中等和重质量核的14MeV(n,t)反应截面的系统学特性.在考虑奇偶效应的基础上给出了反应截面的系统学公式和经验参数,利用这套参数计算了一些核素的反应截面,结果与测量值符合较好.并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制和Q值效应.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通过有机玻璃试件中球形装药爆炸空腔的高速摄影研究,分析了耦合装药条件下空腔壁面位移和空腔发展速度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6.
本文描述具有部分开口的方形空腔内的非稳态及稳态的二维层流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值分析结果。方形空腔由两个水平绝热壁、一个竖直加热壁而另一个竖直壁为冷壁但具有变化的开口度组成。数值结果覆盖了雷利数Rα=10~3~10~6及开口度Y_0=0.0~1.0。结果表明开口度对空腔内的自然对流流动与传热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的程度随雷利数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7.
根据模型实验的相似理论设计了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由消减板片密度反转引起的垂直牵引力,一部分用于驱动板片消减入地慢,一部分可转换为岩石层的水平牵引力;建立了板块水平运动速度、岩石层的消减速度以及海沟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还阐述了不同的Benioff带具有不同的倾角和消减深度的的原因。这项实验工作为研究板块运动及其驱动机制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本文建立了在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凝结过程中,液膜表面外形成的气-汽扩散层内自然对流传热和传质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文中采用积分方法求解描述凝结过程的微分方程组;计算了凝结放热系数九及传质系数k,并讨论了一些主要参数对凝结放热系数及传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实验研究了水平圆管内插入旗形件时其后掠角对30#透平油的对流传热及流阻特性的影响。实验圆管为φ24mm×2mm×700mm的紫铜圆管,后掠角为86°,81°,76°,70°,65°五种。其它参数范围为:146≤Pr≤206,1067≤Re≤6857,0.07<cos<0.42。实验范围内,换热系数首先随后掠角的增大而上升,然后又下降,在后掠角76°左右呈现出最佳值,阻力则随后掠角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0.
文中运用流体动力学理论,水中冲击波理论,对某些工业炸药和单质炸药水下爆炸后爆炸气体产物与水交界面初始冲击波参数及初始冲击波能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可为炸药水下爆炸总能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