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针对对流扩散方程,与传统的典型差分方法对比,给出一种新型差分格式的待定系数法,并进行稳定性和截断误差分析,所得的格式精度高且绝对稳定.  相似文献   
22.
马文杰  王育人  蓝鼎 《科学通报》2011,56(17):1349-1353
研究了不同浓度下厚度较薄的凹液层胶体悬浮液干燥过程及花样, 利用照相机实时拍摄不同浓度下胶体悬浮液的干燥过程. 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 最终干燥花样圆环宽度增加, 而数目明显减少; 干燥过程分为5阶段, 其中包含两阶段马兰哥尼对流; 对流能够影响悬浮液内胶体颗粒的自组装和薄膜形貌, 第一阶段对流导致薄膜边缘厚、中心薄, 第二阶段对流伴随接触线的钉轧-滑移运动, 导致多重宽环花样形成.  相似文献   
23.
本文给出了空气在倾斜平板通道中自然对流抽吸流率和换热的实验结果。试验表明,由于变物性的影响,抽吸流率随△T的变化,先是随△T增大而增加,当△T超过一定值后,抽吸流率趋于定值不再变化。实验发现,在通道倾斜角较小时(θ≤30°),倾斜通道自然对流换热强度对通道的倾斜角度并不敏感,但是随着通道倾斜角度的进一步增大,努谢尔特数明显减小。拟合了适于不同倾斜角、不同瑞利数及b/L下的准则关系式,对设计计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4.
对后壁受热的二维开口方形空腔中的非稳态湍流的自然对流传热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低Reynolds数k-ε双方程湍流模型,给出并讨论了空腔非稳态流动过程中典型的流型、温度场和开口特性。依据物理本质,对空腔传热随时间演变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划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带凸台竖直平行通道的自然对流的散热问题,给出了激光散斑杨氏干涉条纹的照片,绘制了不同情况下的温度分布曲线,整理出了换热的准则关系式.  相似文献   
26.
开口空腔内湍流自然对流与表面辐射的耦合传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单个加热壁的二维方形开口空腔内的湍流自然对流与表面辐射的耦合传热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强烈地影响腔内的流场及温度场,它既可增强也可减弱空腔的湍流自然对流换热;不同Rayleigh数和温差比下,空腔的总换热率及辐射所占份额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7.
应用实时全息和差分干涉及图像处理研究强迫对流换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具有未加热初始段空气外掠平壁的强迫对流为课题,用光测实时全息和差分干涉方法对同一模型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近代光测技术用于研究强迫对流是可行的,其中实时全息可测出层流边界层温度场,而差分干涉可直接测出温度梯度分布.文中并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提高光测精度起了较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空气外掠平壁层流边界层温度分布不同于通常三次方分布假定,对于初始段热边界层厚度和局部换热系数同现在通用经验公式也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8.
从Navier-Stokes方程和能量方程入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摸拟绕水平圆柱定常层流自然对流流动,采用流函数涡量无量纲方程,非均匀网格剖分,二阶精度差分格式,非均匀圆柱表面温度分布,计算了瑞利数Ra在104~106,普朗特数Pr在0.7~100范围内的各种非均匀表面温度分布下的绕水平圆柱自然对流,特别是在圆往表面温度局部低于室温情况下,计算出了回流。全部结果与实际情况及已有的实验计算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9.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水平管内强制对流蒸发换热计算经验公式,该式简单准确,对142个实验数据的计算表明,误差小于10%的数据点占90.14%,最大相对误差为23.67%.文中提供广确定非共沸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和热物性的方法,并指出在强制对流蒸发工况下,传质阻力对换热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0.
本文描述具有部分开口的方形空腔内的非稳态及稳态的二维层流自然对流传热的数值分析结果。方形空腔由两个水平绝热壁、一个竖直加热壁而另一个竖直壁为冷壁但具有变化的开口度组成。数值结果覆盖了雷利数Rα=10~3~10~6及开口度Y_0=0.0~1.0。结果表明开口度对空腔内的自然对流流动与传热有显著的影响,且影响的程度随雷利数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