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穷维线性系统能控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很关注的问题。由于不少系统不是精确能控的,因此一种更弱的能控性概念—渐近能控性就被提出来了,但是深入研究人们却义发现近能控性的概念在无穷维线性系统的其它理论中并不能很好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电流变材料结构的动态特性随外加电场而改变,使之成为重要可控结构.本文研究了嵌埋式偏振光纤传感器在该类结构振动测试中的应用.讨论了有关问题并观察到了结构自然频率及模态振幅衰减随外加电场的改变.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抗电磁干扰,不接近结构表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实用的串级调速线路——内反馈串级调速,它省去了逆变变压器,占地面积少,谐波小,逆变器采用强迫关断换流环节,产生超前无功送回电源,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转子用可控整流电路,它可以减少死区,控制逆变故障电流,采用补脉冲,有效地防止了逆变颠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这些措施克服了原串级调速的很多缺点,如功率因数低、谐波大、死区大、占地多等,当然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线路,使系统简化,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可控的交联聚合,对不同时间形成的分子拍摄的透射电镜照片显示了可溶解的交联大分子的形成过程中有三个明显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预聚物分子反应形成比较小的线团,在照片上显示为一个黑点,称为点分子.第二个阶段是点分子通过表面官能团反应形成前交联大分子.第三阶段是前交联大分子反应形成可溶性交联大分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二阶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divA(x,u, u)+ B(x,u,u)=μ,在可控增长结构条件-A(x,z,η)·η≥λ|η|p-A|η|p*-1,D|A(x,z,η)|<A1(|η|~(p-1)十|z|p*(1-1/p).|B(x,z,η)|≤A(|η|p(1-1/p*)+|z|p*-1)下,应用 Moser迭代法得出弱解的局部极值原理,并进一步得出弱解的内部估计和全局估计.  相似文献   
16.
加工能力受扰的可控排序干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工时间可控的单机排序中,面对随机发生的干扰事件,研究了初始加工时间表的制定问题。对于干扰事件造成的影响采用匹配时间排序的应对策略,在干扰事件发生后,通过压缩工件加工时间,使新时间表在某时间点后完全恢复到初始加工时间表。基于工件吸收干扰事件影响的能力,设计复合排序规则来决定工件的优先级。由于问题内在的复杂性,在复合排序规则中,应用遗传算法来确定某给定待处理工件集的最优参数。使用概率分布表示干扰事件的发生时刻和持续时间,并综合概率信息和工件的优先级来制定初始加工时间表。最后,通过随机数值试验模拟,发现本文设计的初始时间表优于根据最短加工时间优先规则制定的初始时间表,验证了方法对于处理干扰事件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简要讨论了动态示意图的概念、分类、各类之间的异同、可控性 ,提出了动态示意图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利 ,而且有助于学生自学、观察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用双向可控硅作为功率控制部件的电源过压保护电路.讨论了有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首次提出采用超高速旋转填充床对分散相单独做功连续制备乳液,考察了操作参数和填料规格对乳液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上述操作条件对乳液分散相的粒径和粒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并获得了较优操作条件:转速9 000 r/min,乳化剂质量分数4.2%,油相流量15 L/h,填料类型为3D打印填料;在该条件下制备出平均液滴粒径约为12 μm的乳液。建立了用于预测分散相粒径的数学模型。所得结果为连续、可控、低成本制备乳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引入广义局部连通性以及可控曲面等概念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空间一类刚体区域的几何特征,并由此导出了拟球面的一个必要条件.此外对R~n(n≥2)中拟等距映照的扩充及存在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