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6篇
  免费   1072篇
  国内免费   513篇
系统科学   654篇
丛书文集   258篇
教育与普及   7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8958篇
  2025年   4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86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综述了透镜谐振腔的解析。介绍了一种热不敏感谐振腔理论,给出其精确解法和设计方法。分析了腔参数变化的影响,得到一些重要结论。用本方法设计了单模Nd:YAG激光器,实验发现了两个不同(?)值的热稳工作区,获得单模25W的输出功率,并得到与理论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LED照明是当前照明市场的热点趋势,对于其驱动电路设计方案也层出不穷.本文根据恒电流二极管的特性,针对LED照明中的小功率和大功率LED的不同特性,分别给出了驱动电路设计.保证LED驱动电路性能的同时大大简化了其驱动电路设计,降低了驱动电路的成本.  相似文献   
93.
页岩基质通常由微尺度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由于这两种介质的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且气体在两者中的赋存方式和流动机制均不相同,要准确刻画气体在页岩基质中的流固耦合过程,需针对两种介质建立不同的微尺度模型,但由于计算效率问题,微尺度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宏观模拟.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一种页岩基质流固耦合尺度升级方法,将微尺度上有机质和...  相似文献   
94.
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法对不同温差、水流流速、侧板开孔面积条件下水上光伏基座的水体交换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光伏基座滞留水体的质量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原水体在基座内的滞留时间由温差、周边水流流速及基座侧板开孔率共同决定。在较小的温差下,水流流速对基座内的水体交换影响显著。而当温差较大时,增大基座侧板开孔率对促进基座内水体的交换更为有效。合理的底座开孔率不仅有助于基座内温水的直接稀释,从开孔进入基座的水流也可进一步加强基座底部湍流层涡团的卷吸作用,显著促进基座内的水体交换。  相似文献   
95.
曲线连续刚构桥在悬臂浇筑施工中,由于结构体系随着施工进程不断转换,导致结构的受力状态愈加复杂。为确保曲线连续刚构桥顺利合龙且应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需对施工中结构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以马王河特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使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施工阶段桥梁的预拱度值及立模标高;在与现场实测应力及线形数据进行对比后,在二者吻合的基础上对全桥最终线形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成桥后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及线形与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96.
识别结构面并获取其几何信息对于岩体结构分析有重要意义,为边坡稳定性分析、隧道稳定性预测、工程岩体质量分级、隧道支护设计等提供了数据基础.传统结构面信息采集方法效率低、风险高、精度低,难以获取结构面规律性特征,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智能化的信息采集与识别方法.梳理了以三维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为代表的非接触测量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现状;从结构面产状及分组、迹线、间距特征出发,总结了以聚类法、区域生长法、神经网络法为代表的国内外相关识别提取算法研究进展;最后从岩体块度识别、边坡稳定性分析、隧道围岩智能分级与动态支护设计3方面探讨了结构面信息采集及识别方法的应用方向.研究表明:对于实现岩体结构的快速自动分析,发展和采用适用于工程的高精度、高效率信息采集技术是重要前提,结合地质构造信息进行精细化结构面识别算法研究是重要内容,构建全流程自动化的系统是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给出了一种建立在组合理论基础上的新编码方法.它以S(U,V)阵列为特征,不但可以在人们熟知的一些最佳码间建立起普遍的关系,而且在给定的编码约束条件下,还能发现和构造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新码.  相似文献   
98.
证明了具有σ-点有限cs-网的空间,可以刻划为度量空间在某确定映射下的像.  相似文献   
99.
以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SFRSC)作为加固材料,研究有损伤的简支梁加固为连续粱后的疲劳性能.分别采用SFRSC、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作为湿接缝接头和叠合层材料,对有损伤的简支粱进行加固.通过疲劳试验,对负弯矩区及跨中钢筋的应力水平、裂缝宽度及跨中挠度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FRSC加固简支梁变连续梁,可有...  相似文献   
100.
 当强激光辐照光电探测器时,热效应是最主要的破坏机制。探测器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导致表面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探测器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输出信号失真,不能准确探测信号。而探测器的温度场分布与探测结构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关系。为研究探测器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本文建立了热传导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激光辐照下探测器内HgCdTe光敏元的温度场分布,并对特定外界环境条件下,激光损伤阈值与胶层的厚度和热导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探测器激光损伤效应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研究HgCdTe探测器的激光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