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1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4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8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61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语言这个科学系统中,词汇是最活跃、最具可变性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词汇结构并不是词汇变化的主要方面,因而研究词义变化就显得尤其重要。运用原型理论来探究词汇领域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现象,能够更好地分析出词义变化机制。这对英语的词汇学习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2.
贺根民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1):86-90
人物品藻作为深具中国文化意蕴的品评行为,在由政治性的实用选择趋向人格观照的演变中,实现了魏晋六朝文论思维尚意重神的审美之维,凸显了趋向“人”本位的审美认知色彩。情性之争的投射,促使士人去发掘山水所包孕的人格追求,炼就士人追步自然人格的生命情结,人物品藻所推动的山水之思,彰显了士人独立人格建构力度,从而形成魏晋六朝文论思维的自然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33.
魏晋玄言赋或重具体事物的描摹以点出玄理,或以生活指向来展开玄理阐发,具体事物与玄言玄理二者构成玄言赋的“有意无意之间”,这就是如何以文体的“有意”、文学形象的“有意”、探讨理论时进入审美状态的“有意”来把握玄学理论的“无意”;最后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以玄学理论来把握现实生活的“有意”。 相似文献
34.
35.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词汇作为构成习语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语言词汇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动物被赋予了或同或异的联想意义,因而其动物习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现运用对比研究法,从动物的联想意义、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相似和差异,英汉含动物词汇的习语所用设喻形象与喻意对比以及习语的来源,用以研究习语的文化内涵。这将对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动物词汇并真正领悟习语中的动物文化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36.
用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来分析沈从文都市小说的文本意义。沈从文都市小说既非是为创造一个与其湘西世界相媲美的都市世界,也非为泄一己之愤的工具,而是以梦的伪装形式,歪曲地表达他的欲望满足,即找寻理想的生存方式。沈从文都市小说中不合理性、极端偏执的思维方式,正与梦中的思维形式相吻合,这正是沈从文在小说中对都市人物进行极端丑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7.
小说《呼兰河传》在第四章反复使用了"荒凉"一词。通过对其中四个节首的"荒凉"作修辞阐释,可以得到四种修辞义——生与死的麻木,人与人的冷漠,人与鬼的相慰,时与空的消逝。而这四种修辞义分别辐射到了小说的一些具体章节,使小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辐射状的修辞场。 相似文献
38.
温西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3):122-125
当代英语教学目标相较于之前,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网络化教学的发展符合建构主义教学观,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大学英语课要求相符,有提升教学互动作用等,但教师、学生、环境方面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接受网络化教育深入性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9.
以“冓”为声符的形声字,如:遘、、覯、媾、構、搆、講、篝、溝、購、韝、鞲、斠、耩等,其意皆与“遇合”之意有关。“冓”族词很好地印证了音近义通和因声求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0.
王萍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1,(4):47-49
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之集大成者,古琴在其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琴与琴人之间有着数千年的痴缠,琴成为琴人精神上的知己。无论闻达于诸候,还是归隐于田园,古琴都在琴人的身边,传着先哲的智慧,慰藉着琴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