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311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7272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61.
Indicators of δ13C and δ18O of gas hydrate-associated sedi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nalyses of δ13C and δ18O of gas hydrate-associated sediments from two cores on Hydrate Ridge in Cascadia convergent margin offshore Oregon, eastern North Pacific show the values of d 13C from -29.81‰ to -48.28‰ (PDB) and d 18O from 2.56‰ to 4.28‰ (PDB), which could be plotted into a group called typical carbonate minerals influenced by the methane in cold venting. Moreover, the values of d 13C and d 18O show a consistent trend in both cores from top to bottom with increasing of d 13C and decreasing of d 18O. This trend could be explained as an effect caused by the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AOM) in depth and the oxygen frac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gas hydrate in depth together.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d 13C and d 18O indicate that the gas hydrate-associated sedimen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normal marine carbonates, and they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gas hydrate. So,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d 13C and d 18O of gas hydrate-associated sediments could be undoubtedly believed as one of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gas hydrates in other unknown marine sediment cores.  相似文献   
362.
纳米 SnO2 基 CO 敏感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SnO2纳米粉体,并制作了烧结型的CO敏感元件,考察了掺杂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及烧结温度对敏感元件灵敏度的影响,为获得性能良好的CO气敏元件,需要最佳的制备方法和最好的掺杂剂。  相似文献   
363.
活性炭纤维与柱状活性炭用于烟气脱硫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活性炭法烟气脱硫工艺中,为了有效地提升系统运行的综合性能,通过实验将活性炭纤维(ACF)与普通的柱状颗粒活性炭(GAC)的各项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ACF的吸附系数比GAC提高16.6倍,损耗减少到GAC的1/14,脱附效率棕达一99.8%以上,证明了采用ACF作为工质可以大大送还和吸附剂用量,显著降低补充新工质的次数,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因而使活性炭法烟气脱硫系统在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持久性方面均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64.
基于传热,渗流力学及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气化煤体温度场,干馏气渗流场和煤体变形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发现,在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因高温条件,煤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不再是一个常数,而变为温度的函数,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精度,对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标准化热趋势研究,根据有限元法原理,介绍了其耦合求解方法,并结合计算实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计算结果,非等温度条件下干馏气压实测值和模拟值之间的拟合情况明显好于等温条件下的拟合情况,且实测值高于理论值,计算值和实测值的一致性表明,对气化盘区温度场,渗流场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65.
以洪东洼槽为例 ,根据其钻井剖面、地震测线及测试资料 ,结合油气勘探现状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 ,以沉积、构造演化入手的油气地质动态综合分析法为思路 ,对洪东洼槽的基本成油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其油气勘探成功、失利的原因和油气分布规律 ,寻找有利勘探方向 .结果表明 :早白垩世阿尔善期湖盆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陡岸 ,在纵向上形成多套自生自储式含油组合 ;在平面上形成多期继承、叠加连片的非构造圈闭 .最后指出阿上段、阿中段是油气钻探的主要目的层段 ,努格达构造带下倾部位是非构造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和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366.
针对河南油田由于地层黏土颗粒运移、分散膨胀 ,细菌、有机物堵塞等因素造成地层污染的问题 ,研制开发了 TC复合酸化解堵剂 .对 TC复合酸的解堵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并对 TC复合酸的解堵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 :TC复合酸与地层水及原油有良好的配伍性 ;能有效地降低有机聚合物的黏度 ,解除有机物对地层的污染 ;能 1 0 0 %的杀死硫酸盐还原菌 ;明显地增大地层渗透率 ,解除无机物造成的污染 .现场 3口井应用结果表明 :TC复合酸比常规酸化有效期长 ,效果明显 ,增注幅度大 .  相似文献   
367.
坨 -胜 -永断裂带到目前为止发现了 1 1个中层气藏 ,几乎都与断层活动有关 .为了弄清坨 -胜 -永断裂带中层气藏形成中断层的控制作用 ,通过井与井之间的分析对比 ,并对部分井进行包裹体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超压流体活动应是坨 -胜 -永断裂带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和载体 ;2断层封闭主要为泥质涂抹和断裂破碎带封闭 ;3中层气的甲烷含量高应与运移分异有关  相似文献   
368.
油藏连通性研究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 ,也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取得成功的关键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 ,对沈家铺油田枣 油组各断块间及断块内油藏流体连通性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研究断块间油藏流体连通性是可行的 ;沈家铺油田枣 油组各断块间油藏流体不连通 ;官 1 2 8断块内部 3号小断层两侧油藏流体是连通的 .  相似文献   
369.
单泡声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者在研究单泡声致发光SBSL动力学特性和发光特征方面的进展情况。用气泡振子模型,研究了在不可压缩、粘滞流体中气泡近球对称运动的动力学行为;运用Mie散射理论和Dave倒推算法,系统地计算了适用于单泡声致发光的Mie射测量参数;实验给出单泡发光强度的衰减特性、SBSL光强与频率的关系、SBSL与激励电压的关系等结果。  相似文献   
370.
M盆地走滑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大型走滑型M盆地的研究发现,在早、晚白垩世不同的走滑时期分别形成NEE,NW和NNW向三大构造体系,表现出剪切和扭张两种不同形式的走滑构造特征。认为:M盆地油气丰富但复杂多变,早期,紧临中非断裂带,断陷深度大,沉积下巨厚的下白垩统生油层系;后期,中非断裂带走滑方向变化,沉积中心向南转移,在远离中非断裂带的南区沉积了上白垩统优质的厚层泥岩,形成了大油田的区域盖层,是控制油气分布与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