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65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92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3194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Predictivism is the view that successful predictions of “novel” evidence carry more confirmational weight than accommodations of already known evidence. Novelty, in this contex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conceived of as temporal novelty. However temporal predictivism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lacking a rationale: why should the time order of theory and evidence matter? Instead, it has been proposed, novelty should be construed in terms of use-novelty, according to which evidence is novel if it was not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eory. Only if evidence is use-novel can it fully support the theory entailing it. As I point out in this paper, the writings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roponent of use-novelty contain a weaker and a stronger version of use-novelty. However both versions, I argue, are problematic. With regard to the appraisal of Mendeleev’ periodic table, the most contentious historical case in the predictivism debate, I argue that temporal predictivism is indeed supported, although in ways not previously appreciated. On the basis of this case, I argue for a form of so-called symptomatic predictivism according to which temporally novel predictions carry more confirmational weight only insofar as they reveal the theory’s presumed coherence of facts as real.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了H13钢中初生碳氮化物高温分解时的形貌、尺寸、成分变化规律.原始初生碳氮化物主要为10~30μm的长条状(Vx,Mo1-x)(Cy,N1-y)及少量方形的(Tix,V1-x)(Cy,N1-y).在1200℃保温2.5 h后碳氮化物边缘变为凹凸不平的锯齿状,然后形成细小的分解颗粒,10 h后碳氮化物平均长度减小为12.9μm,主要为(Tix,V1-x)(Cy,N1-y).当经过1250℃ ×5 h保温后87%的碳氮化物发生分解,(Vx,Mo1-x)(Cy,N1-y)溶解消失,碳氮化物长度在20μm以下,当保温时间延长到10 h后碳氮化物长度均在10μm以下,70%为方形并且93%分解形成细小颗粒,未分解的碳氮化物为(Tix,V1-x)(Cy,N1-y).电子探针分析(Tix,V1-x)(Cy,N1-y)的分解与Fe元素扩散有关,高温时Fe在(Tix,V1-x)(Cy,N1-y)中含量逐渐增加而Ti、V减少,优先在边部曲率半径较小部位或缺陷处分解,形成0.1~1μm的细小分解颗粒,并由外向内以区域溶解方式使原始碳氮化物逐渐消失.双亚点阵模型分析两种碳氮化物的平衡溶解温度和组成有关,试样中大部分(Tix,V1-x)(Cy,N1-y)平衡溶解温度在1200~1246℃之间,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实战实训、实地观摩、赛后询问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生气情绪的产生与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气是运动员在特殊比赛情景下的一种情绪体验,涉及到技术认知能力对生气情绪的控制作用;生气情绪的维度对技术的创造性发挥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模式塑造了运动员各不相同的自我概念;心理需要与社会责任感是刺激生气情绪产生的根源;自信、特殊经验和创新技术对运动员生气情绪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高校体育教学中乒乓球成为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通过开展乒乓球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发挥乒乓球教学的优势,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柴油储存过程中质量衰变问题,利用典型柴油样品,开展烃化合物对中国成品柴油储存安定性影响规律研究。烃组成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柴油中总芳烃和链烷烃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综合采用相关分析、逐步线性回归等方法,建立了安定性指标与烃组成的关联模型,拟合验证表明模型可靠,可以直接用于柴油储存安定性预测;研究确定了柴油储存安定性的主要影响物质,按照对储存安定性指标影响的严重程度将烃类物质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苊烯和三环芳烃对柴油质量衰变影响最大,链烷烃对十六烷值和热值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6.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5):110-116
为探究人造购物狂欢节在三线城市的现状,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对蚌埠市4个城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假设检验、列联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探究,发现女性比男性购物要频繁;中、高收入的中年群体属于"经常购物类型";"双十一"的主要消费人群为中、低收入居民,而"节假日购物节"的主要消费人群为高收入居民;服装配饰、日用百货和护肤彩妆更受消费者青睐,可能为连带销售商品;性别对消费结构、购买力度有影响等.基于此,针对商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7.
为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排列规律,综述了长式、螺旋式和三维式元素周期表,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辅助教学作用.介绍的周期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以邛崃山脉4个茶叶产区3个品种为材料,取春稍1芽2叶制成蒸青样和炒青样进行生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邛崃山脉茶叶受地质大环境控制的生化成份变化幅度小,由西北至东南是呈线性关系.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和非酯型儿茶素由西北至东南是呈线性递增关系;而氨基酸和CAF由西北自东南是呈线性递减关系.线性方程的常数作为茶叶生化成份的标准值具有科学性,既可作为制定茶叶标准的依据,也可作为邛崃山脉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化指标.地质背景、生态环境、品种和制作工艺都会影响茶叶的生化成份,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研究了QK空间上紧的复合算子Qφ的两个性质.论文给出了如果在D上的符号函数φ的上确界小于1,则Cφ在QK空间上是紧的.还限定了在φ为某些条件下,Cφ在QK空间与Bloch空间上的紧性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10.
分区表和分区索引功能是数据库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海量数据库管理(Very Large Databases,VLDB)中一个重要的性能提升机制.分区技术的原理是将逻辑上的一个大表拆分成多个独立的物理分区来存储,从而提高数据I/O性能.面对大数据的存储,几乎所有Oracle数据库都用分区技术来提高查询数据的性能.通过分析一个项目案例,说明如何综合使用分区表和分区索引来提高大数据的查询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