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5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340篇
系统科学   372篇
丛书文集   13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9篇
综合类   6730篇
自然研究   1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对具有粗糙层热解炭结构的针刺毡C/C复合材料在MM 1000型摩擦试验机上模拟某飞机正常着陆、超载着陆和中止起飞3种不同的能载水平进行摩擦磨损性能试验,并对磨损表面和磨屑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在不同能载水平下均具有高达0.31~0.32的摩擦因数,刹车力矩曲线均较平稳,磨损随能载水平的增加而增大;样件的磨损表面在正常着陆条件下形成较光滑、完整、连续的磨屑层,随着能载水平的增加,形成粗糙的磨屑层,在极高的能载水平(中止起飞条件)下又形成光滑的磨屑层;而样件的磨屑尺寸随能载水平的增加而急剧减小.表明该C/C复合材料具有极好的摩擦制动性能,尤其是在大能载水平下,摩擦性能更加优良,适用作飞机刹车材料.  相似文献   
122.
钢-混凝土梁试件的温度分布与温度荷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控制容积法来建立钢-混凝土混合梁试件(以下简称“钢-混凝土试件”)温度分布的离散化方程。对钢-混凝土试件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外气温度变化时的内部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温度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随着气温和太阳辐射的不断变化,钢-混凝土试件内各点的温度变化趋势近似于余弦曲线,内部温度分布与其所处方位、表面朝向以及太阳辐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指出对青藏线上铁路桥梁结构的温度荷载将产生不利影响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3.
多功能水泥复合助磨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途径研究具有助磨、增强、减水等作用的多功能水泥复合助磨剂.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助磨剂比采用单组分助磨剂明显提高了水泥的筛余细度和比表面积,改善了水泥粉体的流动性;在掺量小于1%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水泥的强度.对水泥水化样的TG—DTA及SEM分析表明,掺入多功能复合助磨剂后,大幅度提高了水泥的水化速率,促进更多水化产物的生成,使硬化浆体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124.
硫铁矿烧渣生产固体复合混凝剂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用硫铁矿烧渣,硫酸和其它添加剂生产固体复合混凝剂(PISC)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铁溶出率的影响,用其对造纸废水和生活废水进行处理时,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75%和80%。  相似文献   
125.
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的制备及复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粒子紧密堆积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硅溶胶粒子间的最优配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3种不同单分散粒径的硅溶胶。将不同粒径硅溶胶按数学模型计算的比例加入到钾水玻璃中,复配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与由单一粒径硅溶胶形成的膜相比,由不同粒径硅溶胶复配后形成的膜,呈现出较高的结构致密性和憎水性,与由粒子紧密堆积模型推导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26.
姚宇峰 《河南科学》2003,21(4):443-447
以管道内行波声场为物理模型,提出采用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有源降噪的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导出了自适应系统的传递函数,以管道消噪装置为信号源和控制对象,采用ADSP2101实现自适应滤波。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比较了RLS、LMS和LSL算法的消噪效果。声学实验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在无声反馈时,该方法对0~500Hz宽带噪声的平均降噪量为27.5dB,在有声反馈时平均降噪量为4.86dB,采用频响平坦的扬声器,降噪量可提高到10.2dB。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该技术可应用于降低发动机及其排气管的噪声,采用适当空间分布方法在原理上该方法也适用于封闭三维空间的噪声消除。  相似文献   
127.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在某一转化率(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时体系发生相转变,体系最终的形态由相转变速率和环氧树脂反应速度所控制。本文作者研究了两种增强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对不同环氧树脂/聚醚酰亚爱体系形态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体系中纤维的存在不会影响基体相分离过程,但会改变体系的最终形态;形态的变化与纤维的品种关系不大;基体中不同组分的粘度是影响复合材料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8.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u-Ti合金较低温度时效的胞状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时效胞状反应经历了调幅分解、有序化等过渡过程.过饱和固溶体先通过调幅机理分解为贫、富溶质区,然后富溶质区发生有序化,形成亚稳有序相Cu4Ti(Dla型),最后发生胞状反应,亚稳有序相转变为同成分的斜方晶系平衡相,基体贫化为极稀浓度固溶体.低温时效胞状组织或者由调幅组织直接析出形成,或者通过调幅组织中亚稳相的粗化和平衡相的重组来形成,后者不同于经典的胞状反应.  相似文献   
129.
对表面镀铬、渗铬的钢件进行硼砂熔盐浸渍渗钛处理,可形成多元碳化物复合层。其抗冲击疲劳及抗介质腐蚀性能均明显优于单一渗钛层。应用X-ray衍射及电子探针技术,确定了复合层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从连续介质力学角度,用宏观唯象理论,给出了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变温下的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将本构方程在时间域上离散,采用线性拉格朗日插值函数,导出积分型本构方程的递推公式,便于实际工程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