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4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593篇
系统科学   725篇
丛书文集   270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76篇
综合类   7770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根据孔壁应力解除法获得的量测应变,提出了采用最优化方法直接确定岩体的泊松比和原始地应力。实例表明,这样获得的原始地应力更符合实际——对应最小的量测残差。  相似文献   
42.
43.
船舶及钻井平台等的上层建筑和潜水器内部平面舱壁板,大多采用弹塑性设计.考虑到这种舱壁板是一次性承载,为提高舰船或平台的承载能力,减轻重量,以提高经济性和增加有效载荷,采用屈服线分析法设计上述壁板,并从理论计算和试验两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到了板的极限承载能力的数据并提出了该设计方法下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44.
双核铕-邻甲基苯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王瑞芬,王明昭,金林培,蔡冠梁(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00875,北京;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102205,北京;第一作者,44岁,女,副教授)关键词铕;三元配合物;晶体结构分类号O741.6;O6...  相似文献   
45.
复变函数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高师院校复变函数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前提下,就复变函数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6.
在非水溶剂中用直接电化学方法合成了金属铜与2′ 羟基 5′ 甲基苯乙酮(HMAP)及三苯基膦(pph3)的三元配合物,产物经元素分析、拉曼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及合成过程电流效率测定,该配合物组成为(MAP)Cu(pph3)2,其中Cu和MAP 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一个五元环结构,同时还和两个中性三苯基瞵配位,形成金属Cu的一价配合物.还探讨了电合成条件,反应机理以及中性配体在低价配合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从筛法的本质出发,深入讨论一种标准筛法的有关性质,寻找其内在规律,最后得出一种差集非空的充分条件和一些比较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8.
49.
为提高结构模型试验精度,减小通常模型基础偏小的影响,提出了调整模型基础边 界弹模的办法以“延长”模型边界,应用于某水电站拦河坝整体光弹试验后,取得了较 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Summary The proposal is made, illustrated and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T cell-mediated immunopathology triggered initially by low- or non-cytopathic infectious agents may cause diseases, susceptibility to which is linked to th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gene complex.This summary is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paper give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Paul Ehrlich Prize ceremonies in 1983; it was also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New Trends in Allergy II in München 1985, and is reproduced here with the permission of Springer Verlag, Heidelber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