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8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讨论在Banach 空间X 上的闭算子T 和由函数演算所确定的算子f(T)之间的关系.得到下列主要结果:(1) 若f∈(?)_(1/m)(T),且T 是超可分解的,则f(T)也是超可分解的.其中(?)_(1/m)表示在σ(T)的某邻域内解析,且在“∞”处有m 级极点的复值函数.(2) 若f∈(?)_∞(T),且T 是超可分解的,则f(T)也是超可分解的.其中(?)_∞(T)表示在σ(T)∪{∞}的某邻域内解析的复值函数全体.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引入了闭拟谱算子概念,得到这类闭算子的谱分解特征。推广了Banach空间中纯量型(无界)谱算子以及Well-bounded算子谱分解理论。 主要结果:T为闭拟谱算子的充要条件是T稠定闭,且存在复数u使I_mu≠0以及连续代数同态:Ac_o(R′)—→B(x),使得。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了域F上的一类非交换代数R_n,维数d=2n-2,一组基ε_i(1≤i≤d)适合乘法表:本文着重考察了R_n的PI性质,得出以下结论:XY—YX是R_n的中心多项式;(XY—YX)~2是R_n的恒等式;R_n的最低次恒等式是3次的。  相似文献   
55.
Holschneider和Tchamitchian讨论了一维连续小波变换的局部正则性,建立了一维不可微函数的Holder连续性与其小波变换绝对值衰退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其结论推广到n(≥2)维情形。  相似文献   
56.
研究在给定长度下由格点构成的链的数目,并给出了关联函数的任意次幂的计算公式。利用序关系的对称性以及生成函数技巧,建立了对称型和Vandermonde型组合恒等式,推广了有关格路计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目前 ,绝大多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都是通过口令保护机制实现的 ,但口令易被盗用 ,存在着安全隐患。为此本文提出了将传统的口令认证机制同用户输入口令时生成的击键特征相结合进行身份认证 ,以此来加强传统的口令认证方式的安全性。同时建立了 BP神经网络对此进行实验 ,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8.
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要回顾了客家的族群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然后借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对客家研究进行了理性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还探讨了全球化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50年代集体化改革之前小凉山奴隶制度特有的社会经济进程表明,诺苏社会曾是一个拥有奴隶的社会,但它并不是奴隶社会。该结论基于其他关于奴隶制研究中的传统观念即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制是体系得以维持的关键所在。1956年之前,小凉山的生产目的是生计而不是市场。此外,小凉山的精英阶层更依赖于系谱或继嗣,而不是财富;另一个相关论点是,在诺苏身份和认同的决定中,亲属比等级发挥了更为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于鹏杰同志的《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以湖南城步苗族为例》认为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使得许多民族自愿或不自愿的采用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并导致了新时代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困惑。如此评价,实有误解乃至歪曲中国政府民族政策的嫌疑。新时代族群认同的困惑不是由于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造成的,而是在于“族群”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民族、族群认同表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