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考虑到高能核-核碰撞中反应系统的纵向扩展,用热化柱图象对簇射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进行了描述,计算结果与10°~10°AGeV能区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12.
根据聚合级次定律提出一种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粒子鉴别的新方法。采用该法分析了Bevalac流光室1.2A GeVAr+BaI2和2.1AGeV Ne+NaF4π实验事件中z≤2的粒子及碎片的产生几率。发现了粒子鉴别前后两种实验事件快度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赝恢复系数和车祸等问题的研究是对牛顿碰撞定律的补充,也唤起一种非牛顿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该文应用应力波理论,研究了筒间存在间隙的双层套筒的多次内碰撞问题。通过不同的结构尺寸、不同间隙量下的分析与计算,探讨了多次内碰撞对界面撞击压力、撞击应力和撞击振动响应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响应频率与间隙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项内碰撞引发了变化较为剧烈的界面撞击压力,并引起高频振荡的应力;间隙量对套筒的动态响应影响明显,响应主频率可能存在突变的分叉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最近几年在核物理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在QCD相变和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核结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中能区核反应的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Glauber模型,讨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数,并以此为基础,考虑了碰撞中核子的能量损失效应,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多重数的赝快度分布随碰撞参数的变化方程.并用其分析了BRAHMS合作组在√sNN=200 GeV的Au+Au碰撞中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高能Au+Au碰撞末态多重数赝快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lauber模型,计算出核核碰撞中的参与者数、旁观者数及二元核子核子碰撞数.考虑到能量损失和旁观者效应对末态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影响,通过对核子核子碰撞快度分布的逐次叠加得到核核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并用其讨论了PHOBOS合作组在高能Au+Au碰撞所做的实验测量.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8.
对10.7 A GeV197Au-Em作用电荷为3≤Z≤9的射弹碎片的整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其约化自由程与距扫描起点距离D无关,电荷为3≤Z≤9的射弹碎片平均自由程不存在反常现象.这一结论可以通过I.Otterlund等人提出的检验方法和F-检验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工况紧急程度对驾驶员避撞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研究了临撞工况紧急程度对驾驶员避撞行为的影响.通过不同初始车头时距(1.0 s,[1.0 s,1.5 s),[1.5 s,2.5 s])和不同前车减速度(0.30g,0.50g,0.75g)的组合,建立了不同紧急程度的前车减速临撞工况,运用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油门释放反应时间、制动转移时间、制动延误、最大刹车踏板压力、最大减速度等指标比较了不同紧急程度下避撞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①随着工况紧急程度的增加,驾驶员更快地释放油门及达到最大刹车踏板压力,并且施加更大的制动力度;②当初始车头时距为1.5 s左右时,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约为1.2s,而当初始车头时距增大到2.5 s以上时,感知反应时间变得非常大,甚至达到了3 s;③驾驶员开始释放油门与开始制动间的转移时间不受工况紧急程度影响,保持在0.8 s附近;④在低紧急程度下,驾驶员表现出多阶段刹车行为,使得驾驶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大刹车踏板压力.  相似文献   
20.
汽车安全性是现代汽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主动和被动安全措施,但从根本上来说,车辆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车辆本身的碰撞特性才是最终的安全性能决定因素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现有结构的碰撞动态特性,改进车辆结构,达到最佳的吸能特性,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有限元计算,工具软件是ANSYS/LS-DYNA3D模型的建立是以张家港牡丹客车厂生产的MD6601型客车为原形,这种车是以货车底盘改装的,车架的吸能占70%以上,所以本文重点考虑了车架和保险杠,把其它部分作为集中质量加在车架上通过计算得出了碰撞过程的位移量、转角、撞击力、冲量、能量吸收等量的时间历程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即可对车辆的碰撞安全特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碰撞行为有它的一般规律:碰撞时间在100ms以内,变形集中在碰撞接触点附近,撞击力可达车重的上百倍,碰撞过程接近平动等观察碰撞变形图可以知道车架各处的变形情况,从而易于改进同时文章验证了软件计算的精确性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