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6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制了以石墨为基体的铁氰酸钴膜化学修饰电极。该电极在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的溶液中,循环扫描时,显示出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分别位于0.4V及0.8V)。实验证明该电极能催化氧化I-。在还原支的0.4V处,还原电流对2~200ppmI-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在氧化支的0.8V处,氧化电流则对0.5~20ppmI-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下限为0.2ppm。回收率为96.1%~105%。应用该电极测定了海水及食盐中的I-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2.
利用配体乙酰二茂铁缩肼基硫代甲酸苄酯(HL)合成了一种新型钴(Ⅱ)桥连的配合物CoL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配体是通过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的异构硫醇和β-氮原子与钴(Ⅱ)离子进行双齿配位.同时还对它的57Fe穆斯堡尔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钴(Ⅱ)能直接影响铁(Ⅱ)的氧化态. 相似文献
103.
104.
Ab initio method under the effective core potential (ECP) approximation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carbonyl migration
of the cycle of olefin hydroformylation catalyzed by a carbonyl cobalt HCo(CO)3 at Hartree-Fock (HF) level. The structures of the reactant, transition state and product for the reaction are determined.
The energy of each stationary point is corrected at MP2/LAN2DZ//LANL2DZ+ZPE (zero-point energy) level. The calculated activation
barrier is 28.89 kJ/mol. 相似文献
105.
用Co2(CO)8与含硫含磷杂环配体ClPSCH2CH2CH2S↓反应,合成得到含有半填隙μ6-P原子的新的六核簇Co6(μ6-P)(μ-SCH2CH2CH2S)(μ-PSCH2CH2CH2S↓)(CO)121,同时,得到三核簇Co3(μ-PSCH2CH2CH2S↓)3(CO)62,通过元素分析和波谱表征确定了二个簇合物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6.
Co掺杂ZnO纳米粉体的结构和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Co2+的ZnO纳米粉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以二价离子Co2+的形式掺杂进入ZnO晶格,且所得Co掺杂ZnO纳米粉体仍为六角纤锌矿型结构;纳米粉体的光学带隙随掺杂量的增加逐渐变窄,并且在紫外吸收谱上出现了3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由室温光致发光光谱可知,随着Co2+掺杂浓度的增加,ZnO的荧光强度逐渐变弱. 相似文献
107.
以工业4号活性炭(AC4)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Cu-磺化酞菁钴(CoSPc)负载型活性炭,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氧化净化PH3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N2-BET)、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X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改性活性炭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0.1 mol/L,干燥温度为110℃,焙烧温度为350℃时改性炭对PH3的催化氧化净化效果最好;与以往研究的Cu2+改性活性炭相比,Cu-CoSPc负载型活性炭对PH3具有更好的净化脱除性能.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配合物[Co2(BTC)2(Phen)2(H2O)4].[Co(H2O)6].CH3OH.2H2O(H3BTC为1,3,5-均苯三甲酸,Phen为1,10-邻菲啰啉),通过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TGA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45 81(14)nm,b=0.929 30(16)nm,c=1.670 1(3)nm,α=98.055(3)o,β=102.143(3)o,γ=104.939(3)o,V=1.213 4(4)nm3,Mr=1 199.66,Dc=1.642 g/cm3,Z=1,μ(Mo Kα)=1.108 mm-1,F(000)=617,R=0.035 5,wR=0.083 7,晶体的不对称结构单元中包含两个六配位的Co(II)中心,分别位于八面体配位几何CoN2O4和CoO6中,形成了双核阴离子[Co2(BTC)2(Phen)2(H2O)4]-2和单核阳离子[Co(H2O)6]2 ,它们通过与自由的甲醇和水分子间的氢键(O―H...O)作用连接而成具有三维结构的骨架。 相似文献
109.
Co对易磨削(1%V)的超硬型W-Wo和Mo系高速钢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随Co含量的提高,二次硬度上升,3%-5%Co还可提高钢的强韧性,8%Co则有明显的脆化作用。新的低Co超硬高速钢Co3N在硬度、红硬性、强度、韧性和可磨削性诸方面皆达到M42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0.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方法对磺化酞菁钴催化剂在液化石油气脱硫醇工艺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氧与磺化酞菁钴形成活性很低的双核二氧聚合物,催化剂在碱液中不稳定,尤其在氧存在下易失活。通过添加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物质,与催化剂的中心金属钴离子形成轴向配位,可以有效地降低催化剂中二聚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