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9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280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01.
研究了以NaOH溶液为pH调节剂,用尿素与甲醛反应合成脲醛树脂粘胶剂的工艺方法,对实验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与氨水为pH调节剂的合成法相比,该方法碱的用量少,产品的粘合强度及固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902.
以沥青为原料,以糠醛为交联剂,浓硫酸为引发剂,合成共聚树脂基体并通过原位红外光谱研究其合成机理,并进一步对基体进行功能基化处理,制得沥青基离子交换树脂,重点研究了树脂基体合成及基体磺化制备阳离子交换树脂,找出了基体合成及磺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所得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可达3.2mmol/g左右,具有进一步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03.
采用动力有限元法进行振冲加固处理效果评价的难点在于计算参数不易确定,本文结合国内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之土坝松砂地基的振冲处理问题,在现场动力触探试验和现场剪切波检测试验的基础上,建议了评价振冲处理后抗震效果的动力有限元分析及确定其计算参数的方法,通过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本文建议的由现场试验结果估算加固后砂土动力计算参数及采用有限元评价振冲加固松砂地基抗震效果的方法合理,参数有依据,可供其它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04.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是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和稳定泡沫油而形成,该技术的使用可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河南油田通过攻关,在稠油出砂冷采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形成了普通稠油出砂冷采开采技术,成功地将特薄互层和中深层普通稠油难采储量投入开发。第一口出砂冷采先导试验井日产油量是常规试油产量的8倍以上、是蒸汽吞吐产量的4倍以上,开采成本比蒸汽吞吐降低47%。同时,还成功地将出砂冷采技术应用于普通稠油低周期蒸汽吞吐井中,日产油提高1~3倍,进一步拓宽了该技术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05.
建立了树脂动态分离-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中成药中痕量As(Ⅲ)和As(Ⅴ)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盐酸浸提和树脂分离的最佳条件,探讨了仪器的工作条件、试剂浓度及不同增感剂对砷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成功地对5种中成药中的砷进行了形态分离及分析.方法检出限为84.9 ng/L,RSD为1.41 %.回收率为90.8%~110.2%.  相似文献   
906.
李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600-5604
套管粘砂增加了管壁的粗糙度,造成部分钻井液滞留在砂粒间无法顶替,降低了水泥浆的顶替效率和粘砂套管的胶结强度。通过分析幂律水泥浆在套管-井壁环空中轴向紊流流场,计算粘砂套管水泥浆的顶替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钻井液滞留的粘砂套管胶结强度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浆顶替速度增大,粘砂套管顶替效率逐渐增大,顶替速度为2.9m/s时,粘砂套管胶结强度达到最大值;粘砂套管破坏位置主要发生在胶结剂-砂粒界面,砂粒粒径4~6mm和6~8mm粘砂套管的胶结强度分别为1.509MPa和2.480MPa。  相似文献   
907.
油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大孔道造成注入水循环流动,波及效率低。介绍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大孔道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情况,国内外利用试井、测井、岩芯分析等手段定性或定量识别大孔道的方法。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以油藏工程理论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测井技术和解释理论,研究大孔道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研究设想。准确地识别砂岩油藏大孔道并计算相关参数,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储层,指导油井防砂、调整油井生产工作制度,为油田开发中后期封堵剂筛选、封堵工艺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08.
聚苯乙烯二乙醇胺树脂催化合成正丁基苯基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苯乙烯二乙醇胺树脂催化合成正丁基苯基醚,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回收、套用性能,在本实验的优化条件,产品收率达96.7%,催化剂回收和重复使用4次后,活性未降低,质量未损失。  相似文献   
909.
黄河潜伏着大洪水的隐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河道淤积,大堤加高,造成高堤悬河,一遇大水年份,洪水出槽漫滩,极易造成顺堤行洪,冲濯大堤,酿成大祸。而且,在黄河缺水断流的情况下,这种险情正在加剧。黄河一旦决堤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黄河下游水患的根治必须采取“拦,调,排,放”等多种途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10.
以4-氨基苯氧邻苯二甲腈(BZN)、间氨基苯乙炔(APA)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制备了含氰基和乙炔基的苯并噁嗪树脂(BZ-BPA)。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 T-IR)、热重分析法(TGA)分析了BZ-BPA的固化行为,得到:BZ-BPA在固化反应过程中存在两个放热峰(225℃和274℃);在氮气氛围下,BZ-BPA固化物热失重5%的温度(T d5)为502.6℃,800℃时质量残留率为79.8%;在空气氛围下,T d5为506.0℃,800℃时质量残留率为29.6%。采用Kissinger法计算得到两个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E1=228.31 kJ/mol,E2=87.97 kJ/mol;由Ozawa法计算得到:E1=225.98 kJ/mol,E2=92.26 kJ/mol;固化反应接近一级反应。考察了石英纤维增强的BZ-BPA复合材料(QF/BZ-BPA)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显示:QF/BZ-BP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76℃;在常温下其弯曲强度为764.2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57.3 MPa;在400℃热处理2 h后,其弯曲强度为614.5 MPa,层间剪切强度为38.1 MPa;400℃热处理10 h后,其质量损失仅为2.4%。以上结果表明BZ-BPA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