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383篇 |
自然研究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结合莱州湾东岸晚更新世以来陆海相互作用历史与近期变化,分析了7ka尺度上的古岸线变迁及近期影响缓冲区范围的河流地貌标志、海岸侵蚀标志、咸-淡水过渡带标志以及陆-海-大气相互作用标志,对海岸缓冲区的结构与功能及缓冲区范围做了初步分析,同时阐述了设置海岸缓冲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基于log2logistic 概率分布的近海水质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种预测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出一种依据环境监测数据的近海水质组合预测方法,力求在降低计算难度的同时,提高预测精度.首先,依据入海水体的情况,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近海水质进行因果型预测,预测平均误差为26.46%;其次,采用傅立叶8次级数对近海水质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并将其延伸对近海水质进行类比型预测,平均误差为38.33%;最后,确定近海水质数据符合log-logistic的概率密度函数,提出将上述两种预测结果的概率密度作为其组合权重的近海水质组合预测方法,平均误差降低为21.20%.应用表明,该组合预测方法避免了机理性研究对众多基础数据的要求,原理简单、实用性强,能够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3.
长乐东部沿岸风沙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乐东部沿岸风沙沉积物主要是在强劲的NE向向岸盛行风的作用下,潮间带沙向陆地运移、堆积而成的。风成沙的主要粒级为细沙,分选好,偏度多为近对称,峰态窄到很窄。风成沙的搬运方式单一,沉积物中跳跃组分占绝对优势。由于沙源、岸线方向、发育阶段、原始地形、植被条件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程度、改造利用方式的不同,该区风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在不同岸段及不同相带内均有一定差异。这些具有不同粒度特征的风成沙是海岸风沙沉积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74.
简述了冲流带水沙运动的基本特征,综述了入渗或出渗、段波紊动、泥沙平流、沉降或冲刷延后以及沿岸流、波浪?冲流相互作用和波群作用对冲流带水沙运动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冲流带水沙运动物理实验的实现方式以及物理实验中冲流带泥沙运动观测技术的最新进展,论述了用于冲流带水沙运动研究的2类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并给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5.
晚更新世间冰期时的南海海平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尚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3):98-103
从海蚀平面,晚更新世海积地面及其沙坝下伏的滨海相粘性土顶界高程等来看,距今约203万a的间冰段时南海高海面及其北部岸线接近现在的情况。晚更新世与全新世形成的海蚀平台类高,老,新沙坝比邻和类高,这是南海北部海岸的地貌的特色。 相似文献
76.
黄民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8(3):110-116
福建沿海地区是福建经济最发达地区,同时又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本文广泛收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自然灾害事例,从中分析得出福建沿海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特点及危害。并对形成自然灾害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自然灾害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全球变暖及人为活动加速背景下,重金属对滨海湿地氮素转化的影响,揭示湿地沉积物中镉(Cd)含量及其形态变化对沉积物反硝化(Den)和硝态氮氨化(DNRA)强度及二者相对重要性(QDNRA/Den)的影响。【方法】采集崇明东滩湿地3种覆被(芦苇、互花米草和光滩)类型下的沉积物,外源添加不同剂量的Cd,借助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观测沉积物Den和DNRA强度的变化,分析不同含量及形态Cd的影响。【结果】添加低剂量Cd(0.05~0.30 mg/kg)条件下,3种覆被类型沉积物的QDNRA/Den均明显升高(6.9%~53.4%),硝态氮的还原趋向DNRA途径。相比较而言,互花米草植被下沉积物的QDNRA/Den高出芦苇3.1~5.4倍。这表明,互花米草植被可能加速沉积物中硝态氮通过DNRA途径还原。此外,芦苇植被下沉积物Den、DNRA强度主要受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Cd的影响,但互花米草植被下主要为可氧化态Cd。【结论】滨海湿地沉积物中低剂量Cd刺激硝态氮的还原趋向DNRA途径,影响沉积物Den、DNRA强度的Cd形态因覆被类型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8.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甾醇组成与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甾醇组成都极其简单,胆甾醇是唯一的成分.大部分种类肝油的胆甾醇含量变化在0114%~0541%之间.尖头斜齿鲨肝油的胆甾醇含量与个体的发育状况有关.在雄性胚胎、幼鱼和成鱼三者中,胚胎期个体肝油的胆甾醇含量最高;幼鱼胆甾醇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成鱼最低.生殖季节,妊娠期雌鱼的肝油胆甾醇含量明显降低;妊娠结束后,肝油胆甾醇含量迅速回升. 相似文献
79.
浙江沿岸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3年7~9月在浙江沿岸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开展的本底调查所获的大型底栖生物等资料,对各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调查共鉴定176种大型底栖生物,主要为沿岸广温广布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90%以上,构成了浙江沿岸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各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布不均匀,最高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7.23 g/m2和872.5个/m2,最低仅0.23 g/m2和35个/m2.大部分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高,表明其群落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0.
福建沿海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民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3):95-98
根据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的特点,以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干燥指数、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文盲率、高等教育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配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分为较严重脆弱、中等脆弱、一般脆弱、无脆弱4个等级.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