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6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四川省山区城镇山洪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省山区城镇山洪灾害分为溪河洪水、泥石流、溪河洪水 泥石流与溪河洪水 泥石流 滑坡四种类型.通过对近50年四川省受山洪灾害危害的典型山区城镇进行调查,从灾害的爆发频率、威胁人口、死亡人口及财产损失四个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总体上山洪灾害爆发频率越低,造成的威胁区内人员死亡概率和人均财产损失越大.各类山洪灾害的特征不同:溪河洪水爆发频率高,造成人员伤亡较小,财产损失较大;泥石流的爆发频率低,人员伤亡大,财产损失较大;泥石流 溪河洪水的综合灾害爆发频次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大;泥石流 滑坡 溪河洪水的综合灾害爆发频次最低,威胁人口最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很大.  相似文献   
32.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的多样化 ,带来了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及社会收入分层的加剧。当前我国城乡、行业、地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城市、农村内部差距也很突出。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对策 ,加强收入分配的调控与监督管理 ,改善农民生活 ,深化改革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33.
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外小城镇建设的一些经验,结合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本文提出中国必须正确认识小城镇建设,以及与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促进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34.
土地级别的高低由多种因素决定,地貌和地质基础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分析了自然条件对土地级别的影响,简要地阐述了福建省同安县大同镇土地定级中地质基础作用分值的计算方法以及环境地貌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5.
建制镇总体规划系列图是一组内容紧密相关、以制图区域的建设和发展为其核心的地图,具有鲜明的法律特征,对基本图件的内容和比例尺要求明确.编制时应遵循;以有关法律为依据;正确体现城市规划的科学思想;图幅之间协调统一;按照城市规划的规律编排图幅顺序;有较高的艺术性等5条原则.  相似文献   
36.
将小城镇看作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复合系统,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并对横店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7.
结合我国实际,对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四化”标准、“三战略”选择及两者政策的结合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8.
农村问题是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问题.在我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实现.从分析宁波农村城市化驱动力和存在问题着手,阐析了实现宁波农村城市化必须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并探讨了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必须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9.
碛口古镇聚落与民居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发展状况、选址、群体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等方面介绍了碛口古镇建筑的特点,并分析了碛口古镇作为商业中转集镇的独特之处。碛口古镇兴起于明末清初,鼎盛于清康乾时期,是当时著名的商贸中心、水陆运输中转中心。在选址与布局方面,碛口古镇具备3方面的特征:1.镇子的走向,使其形成了商业流通的序列;2.镇子的位置,使其获得了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景观;3.村落的布置、院落组织与山形互相呼应,形成较好的街道排水条件。碛口古镇民居形态特征鲜明,为砖窑与木构相结合。砖木结构的窑洞建筑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在砖窑外侧加上木构架檐廊,或者在砖窑的顶部加建木构架的房屋。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  相似文献   
40.
孙颖  王贺  车震宇 《江西科学》2012,30(3):329-334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快速转型和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背景下,国内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年增高,城镇居民对闲暇生活需求也越来越突出。旅游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的一种已经在城镇化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旅游的发展也给旅游小城镇带来了多方面的考验,尤其是在居民的游憩生活上,所以如何在发展"游"的同时给予本地居民"憩"的需求以更高关怀,成为旅游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文提出有针对性的分析旅游小城镇的"游"、"憩"特点,并借助规划实例以期探索出一种适合旅游小城镇良性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