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3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221篇 |
自然研究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不同道路负荷的AMT车辆起步过程离合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离合器接合的动力学模型和换挡品质进行理论分析,针对车辆起步过程中,由于离合器接合而引起的冲击或滑磨功增加的问题,提出三参数的模糊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车辆起步过程进行仿真试验,将标识车辆起步外部路况的油门开度、油门开度变化率和车辆的道路阻力3个参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车辆的道路阻力作为控制器的输入量,能有效改善车辆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接合质量,提高离合器的接合性能.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磁流变材料的一般成分、制作方法及主要特性 .与干粉离合器相比 ,磁流变材料离合器磨损少、发热小、寿命长、控制电流小且易于控制 .指出了磁流变材料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吕世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5):152-153
依靠传统控制方法或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自动控制方法很难很好地解决离合器的起步控制问题。采用建立在驾驶员经验基础之上的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可望获得较理想的控制效果。将驾驶员的经验形成控制语言规则,在实时工况下选择合适的语言变量和控制参数,可以实现对离合器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64.
65.
双机械端口电机(Dual Mechanical Ports Electric Machine,DMPM)是一种具有两个机械端口和两个电气端口的新型电机,基于该种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能够实现电力无级调速,已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深度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双机械端口电机内外转子之间设计一离合器,当内燃机工作在高效区时,离合器闭合,能量直接从发动机传递到驱动轴,提高效率。在分析整车工作模式、双机械端口电机和离合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Stateflow建立了集DMPM、离合器、内燃机、控制器和整车为一体的仿真平台,经过对FTP75工况仿真表明:建立的仿真平台可以实现整车工作模式的模拟,同时对发动机启停、离合器闭合的动态过程进行实时仿真,对控制策略的仿真验证,减少调试和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66.
67.
CGL-1 型差动惯性式摩擦离合器性能试验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差动惯性式摩擦离合器性能试验台。该试验台可以对2.5t以下轻型汽车离合器的综合性能进行试验。其特点是运用差动运动原理,使试验转速可以达到轻型车离合器较高的起步转速,以较好地模拟离合器的实际工作情况。该试验台由计算机控制,进行数据的实时检测、处理、显示及存储,从而提高了试验的效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分析了常用折弯机在加载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磁粉离合器恒力矩运转,可实现无级调速加载特性,设计了柔性加载结构.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利用总线测控网络技术,对汽车硅油风扇离合器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实现了3台离合器同时进行实时在线智能、实时显示测试曲线、测试结果打印以及报表等功能。同时该测试系统具有256个通道的数据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70.
对脉动无级变速器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动栽荷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动态冲击载荷Q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论证了接触强度分析所需载荷应以Q_(max)计算而非静载荷Q_0。提出超越离合器溜滑角ξ的理论计算公式,使以往只能用实验测定溜滑角而无理论计算公式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