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1066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湖北省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湖北省1961~1995年,季,月时间尺度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气候倾向率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情况下,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弱降温趋势,最低气温有明显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有显著减小趋势,还分析了气温日较差减小的三种类型,并指出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与日照百分率及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922.
利用华北平原9个气象观测台站1960—2011年地面和850 hPa高空气温资料分析华北平原的城市化变化特征。分析城市化对大中城市增温情况,以及应用高空与地面温度差的方法验证城市化增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地面与城市化增温速率和幅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大城市的城市化增温率以及城市化对地面增温的贡献率明显大于中等城市。冬春季是城市化增温作用最为明显的季节。1980—2011年的各台站城市化增温与1960—2011年整个时段相比有所变化。部分台站增温效应趋于增强,另外部分站的增温效应趋于弱化或消失。  相似文献   
923.
We conducted an oceanographic census in 1959, 2002, and 2005 to evaluate changes in the temporo-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Lucifer intermedius and L. hanseni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n general, the abundance and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for these two species were highest during the summer. We measure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abundance and OF between years. The abundance and OF of L. intermedius increased from 3.7 individuals m−3 and 66.67%, respectively, in 1959, to 8.93 individuals m−3 and 85.19%, in 2002. In 1959, L. hanseni was only found during the summer (abundance: 0.01 individuals m−3, OF: 3.70%). However, in 2002, this species was collected during all seasons except the winter. Furthermore, abundance (0.47 individuals m−3) and OF (25.93%) were higher in 2002 than in 1959. Further increases in abundance and OF were measured during cruises during the spring of 2005. We hypothesize that global warming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ase in abundance of L. intermedius and L. hanseni and the northward expansion of L. hanseni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Given our results, monitoring of both species may be useful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924.
Based on NCEP/NCAR monthly mean reanalysis data and surface observations of Chinese stations, inter-hemispheric oscillations (IHO) of spring atmospheric mass on an interannual bas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linkage to the synchronous climate over China are studie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pring IHO exhibits a significant seesaw pattern for air mass at bi-hemispheric mid-high latitudes, with a consistent vertical circulation structure. The EOF decomposition of zonally mean surface pressures without signals of Arctic Oscillation (AO) and Antarctic Oscillation (AAO) indicates that the EOF1 IHO feature is remarkabl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time coefficients correlated with the spring IHO index (IIHO) at 0.93; the spring IHO bears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synchronous climate in China, showing the surface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ver the country to be in good correlation with IIHO; the spring duststorms in Qinghai, Gansu, Shaanxi and Inner Mongolia have bearing on IHO. Positive-phase IIHO promote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iberian high, during which zonal winds between 60°E and 150°W show a longitudinal teleconnection structure extending from the Arctic to Antarctica, leading to positive westerly wind anomalies over Asia, affecting the spring climate of China.  相似文献   
925.
南极磷虾与南大洋生态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松  刘永芹 《自然杂志》2009,31(2):88-90
南极磷虾在南极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的主要消费者,同时又是鱼类、乌贼、海豹、海鸟和鲸类的主要食物。由于其巨大的生物量,使其成为潜在的巨大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926.
利用1951-2005年酒泉市肃州区气象观测站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多年趋势线、5a滑动趋势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肃州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突变特点和周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a来,肃州区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均有明显的突变,前者突变年份在1992年,后者突变年份较多,以1995年最显著.Morlel小波及其功率谱分析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周期具有多尺度、多层次和多分辨的特性结构.其中,年平均气温存在21a和7.14 a(P≤0.16)的优势周期,年降水量存在21a,10.87a,9.09a和6.41a(P≤0.1)的显著周期,且中长期优势周期一致,中短周期不同.  相似文献   
927.
巴汗淖孢粉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AMS14C测年,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巴汗淖湖泊沉积物孢粉,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8.696~7.847 kaBP植被以荒漠草原主导,气候寒冷干旱;7.847~7.130 kaBP植被转变为禾草草原,温湿条件得到改善,但区域气候很不稳定;7.130~4.780 kaBP植被演化为疏林草原,气候温暖湿润且稳定;4.780~4.207 kaBP为松-栎混交林,为温暖湿润且稳定的气候最宜期;4.207~3.622 kaBP植被退化为松属一禾草森林草原,气候向十旱化方向发展;3.622 kaBP以来,植被进一步退化为荒漠草原,气候进一步变干.  相似文献   
928.
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中部平原区为例,通过对123眼地下水观测井水温多年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论述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的多年变化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影响地下水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含水层地下水温度与地下水埋深、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1年的20 a间,3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温均呈上升趋势.各含水层水温上升的主要因素不同,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温度上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上升则主要是由该含水层被强烈开采、水位大幅下降、上部潜水补给作用加剧所致.  相似文献   
929.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计算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冀、蒙、辽交界地带)1961?2007年的气候风险指数,将其与土地易损性系数综合得到生态风险指数,划定生态风险级别,分析气候风险和生态风险的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分异规律。得出的结论主要为: 1) 1961 ?2007年,气候风险呈现增加趋势。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气候风险指数逐渐变大,风险增强;阿巴嘎旗风险极高,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周围旗县也处在高风险中或者有向高风险变化的趋势。2) 研究区域内,越向北方、向西方的区域生态风险级别越高,风险越大;4级高风险和5级极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阿巴嘎旗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地区和翁牛特旗中北部科尔沁沙地地区。3)生态风险级别较高的地区对草原覆盖度变化、气候变化都表现得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30.
本文选取1961—2013年宁波鄞州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开展宁波地区高温期水热变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1961年以来,宁波地区高温期温度和降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相对湿度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温度上升是导致该地区相对湿度下降的主要因素;2)相对湿度变化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现突变,突变后相对湿度下降更加明显,有明显向"暖干"气候转变的趋势;3)2000—2013年,高温天气下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温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历史最高值0.633.高温天气成为近10年来相对湿度明显下降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