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76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64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5528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针对蒙古林稠油油藏粘度高,注水开发后含水上升快,产量迅速递减的实际,提出了应用可动凝胶调驱技术。介绍了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开发条件下开展的从实验室到矿场实施、到效果评价的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概况,说明了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同时具有剖面调整、储层深部液流转向以及驱替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驱替方式有效解决非均质性较强的普通稠油油藏后期水驱开发问题。矿场先导试验实施5年来已累积增油5.88×104t,获得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962.
利用岩芯观测、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等方法,总结了于奇地区哈拉哈塘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应用荧光薄片与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了油气注入史与成藏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哈拉哈塘组储层主要岩石类型为细砂岩、中砂岩、砾质不等粒砂岩和砾质砂岩,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为大容积、渗透性能好的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中的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有利的储层分布区位于区内中部YQ3—YQ4—LX4—LX2井区一带。提出断裂是油气成藏的重要输导条件,燕山期油气藏逐步建立、喜马拉雅期圈闭定型与油气藏重建是重要的成藏机制,构造圈闭和断裂是油气成藏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63.
在利用抽油机系统效率变化曲线评价有杆抽油系统性能时,测试仪器误差和外界环境干扰作为噪声包含在测试数据中,导致计算得到的油井系统效率曲线不能直接用于系统分析和评价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对比小波方法和经验模式分解法(EMD)提取复杂信号趋势项的能力的基础上,将EMD方法用于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数据分析,有效地提取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4.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轮阶段后,存在着吞吐效果变差,周期产油量下降、吨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认真分析了影响高轮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并采取了组合式吞吐、间歇蒸汽吞吐、多元式吞吐等多种技术对策,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吞吐模式,提高了热利用率,改善了高轮井吞吐效果。这些技术措施对其它超稠油和稠油油藏开发是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5.
研究了鄯善轻质油藏实施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进行了鄯善油田原油同空气接触的加速量热分析实验研究,研究了高压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时鄯善轻质油藏油样在油藏条件下能否自燃的问题,获得了原油与空气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鄯善轻质油藏油样等温老化7.6天后仅使温度增加8~10℃,没有观测到自燃;实际油藏能保持较好的绝热条件,在加速量热分析等温老化中没有观测到自燃并不排除在现场条件下可能发生自燃;鄯善油样与空气的氧化反应,在150~350℃有很高的反应速率,存在键断裂反应;油空气0级反应的活化能为73.0kcal/mol。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注空气设计、优化注空气工艺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66.
以大庆新庙原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测试与分析方法,探讨了降温速率及剪切速率对原油低温静屈服值的影响、测试时间和冷却速率对原油低温流变曲线的影响,以及热处理温度、降温方式及降温速率对原油粘温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牛顿含蜡原油的流变特性强烈地依赖于测试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蜡原油流变特性测试思路,通过模拟计算或合理设计来确定降温速率、剪切速率、测试时间等测试条件,为其它含蜡原油流变特性的测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67.
地层岩石相对渗透率的变化会影响地层中油水的流动,因此对试井曲线形态的影响也很大。用数值试井方法研究了不同相渗曲线对试井曲线的影响,采用PEBI网格技术,给出了在PEBI网格下油水两相流动控制方程的离散形式,并耦合了井筒存储和表皮系数公式,得到了压力降落数值试井问题的产量模型。不同相渗曲线经数值试井模型计算并对比发现,油相相对渗透率的降低或增加,引起地层压力变化的幅度及速度也增加或降低,因此试井曲线也相应地上抬或下掉。对油田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8.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成藏条件分析表明,该区具有形成油气藏的良好条件。玛北、玛东和夏盐地区的油气主要来源于玛湖凹陷的风城组,陆中地区的石西、石南、陆梁油田的油气主要来源于盆1井西凹陷的下乌尔禾组及风城组;储集条件好,且夏盐地区好于玛东地区;该区主要发育不整合、岩性圈闭,圈-源匹配良好,圈闭形成于二叠纪,三叠纪中晚期和侏罗纪末~白垩纪为成藏期;输导层主要为断层、层内渗透层和不整合面;二叠系各层系顶界和三叠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仅发生于陆西斜坡区,西山窑组顶界和侏罗系顶界不整合面上油气的运移主要发生在隆起区;陆西地区存在两种类型的成藏模式,一是三叠纪“源内-不整合-断控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二是侏罗—白垩纪“源外-不整合-断控-阶状”成藏模式。最后认为,陆西地区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油气藏有利目标区主要位于陆西斜坡区、三个泉油田与石南油田接合处及三南凹陷南段。  相似文献   
969.
应用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产生突变模糊隶属函数,并由此建立稠油油藏优先开发排序模型。该模型首先建立稠油油藏指标体系结构,并对油藏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应用突变模糊隶属函数法,对稠油油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值高的稠油油藏可优先动用。应用该模型对我国11个已开发稠油区块进行实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这些区块的实际开发效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排序模型对稠油区块开发动用的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模型避免了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及层次分析等方法的弱点,减少主观性又不失科学合理性,对稠油油藏开采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0.
对于一个具体的砂岩油藏而言,在开发之前的一些地质特征参数不但可以对其进行地层描述与地质方面的评价,而且还可以对其油藏进行水驱效果初期潜力评价——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以及水驱采收率。分别对注水砂岩油藏的水驱难易程度、水驱均匀程度以及水驱开发采收率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而且统计了我国部分注水开发油田的相应指标情况,为制定与调整油藏开发方案、开采方案等奠定可靠的开发基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