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9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Q-Sepharose Fast Flow (Q-Sepharose F. F.) was adopted to purify the suspensions of type I, II, III oral poliovaccine (OPV), which is prepared from Vero cells. After clarification and concentration by ultrafiltration, the recovery of virus infected titre may attain above 85%. Using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Q-Sepharose F. F. to purify the concentrated virus suspensions, the purified viruses attain 100% recovery of virus infectivity. Dot membrane hybrization was used to detect DNA with the probe of Vero cell genome DNA which was labeled with α-P32 dATP, the contents of residual substrate DNA was less than 100 Pg/dose. The process of downstream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ome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purified viruses, such as virus morphology, tumorigenicity, rct/40 character and capsid protein. This downstream reseach indicates that Q-Sepharose F. F. is an ideal chromatography material for purifying OPV prepared from Vero cells. Biography: LIAO Guo-yang (1962-), Ph D Candidate.  相似文献   
382.
钴、锰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500℃的衬底温度范围内,用电子束蒸镀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沿[002]取向的Zn0.80Co0.15Mn0.05O薄膜。这些薄膜都具有室温铁磁性,薄膜磁性随衬底温度的增大,在400℃出现极大值。X射线分析则表明,除200℃制备的薄膜结晶和取向较差外,其它温度的薄膜都沿C轴高度取向,(002)面间距和衍射峰半高宽(FWHM)接近相等。讨论了衬底温度对薄膜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3.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 通过改变衬底偏压在室温下制备系列VC薄膜, 并考察衬底偏压对VC薄膜晶体结构、 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建立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结果表明, 随着衬底偏压的增高, 薄膜的晶粒逐渐细化, 薄膜硬度逐渐增大, 耐磨损性能得到提高, 摩擦系数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84.
在分析衬底基片加工工艺和衬底基片加工试验的基础上,得出导致衬底基片表面变形的因素有:支承盘精度、粘片的方法、衬底基片的表层应力、抛光垫的材质。提出采用较高刚度和硬度的陶瓷支承盘和及时修整,使支承盘保持较高的表面形状精度。采用真空粘片,使衬底基片紧密贴合支承盘。通过双面研磨、双面抛光以及基片表面处理使得衬底基片两面应力一致。根据不同的衬底基片选择硬度适当的抛光垫,从而有效解决衬底基片表面加工变形问题。实现了衬底基片平面度小于5μm。  相似文献   
385.
采用对靶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温度的Si(100)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的Zn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分度计对ZnO薄膜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ZnO薄膜都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且都表现出了(002)织构.随基片温度增加,ZnO薄膜结晶质量提高,其颗粒尺寸单调增加,并且薄膜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同时光致发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沉积的ZnO薄膜出现了365nm和389nm的紫外双峰,并且出现了弱的蓝光发射带.随着基片温度升高到350℃,365nm附近的紫外峰红移到373nm,并且强度增强,而389nm处的紫外峰强度明显减弱.当基片温度增加到500℃时,373nm的发光峰强度减弱并蓝移到366nm处,蓝光带强度减弱并红移到430nm-475nm处,并且出现了396nm的近紫峰.  相似文献   
386.
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广西地不容光合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广西地不容生长发育的栽培基质。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广西地不容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广西地不容光合特性的影响各有差异。综合光合参数比效分析,不同配比组合里N1(黄土30%、沙土30%、泥炭土30%、农家肥10%)、S2(黄土30%、沙土30%、泥炭土30%、农家肥8%、碱石灰2%)基质质地相对疏松,具有较高的透气性能和保水性,能增强光合作用效率和环境的适应力,可作为广西地不容栽培基质推广。  相似文献   
387.
针对蓝宝石衬底超精密加工存在的抛光表面不稳定问题,对蓝宝石衬底铜抛-化学机械抛光(CMP)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系统探讨铜抛与CMP的抛光压力、转速和抛光时间对蓝宝石衬底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的影响.综合评价各表面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在满足表面质量对抛光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铜抛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铜抛压力98.0 kPa,转速55 r·min-1,铜抛时间30 min;化学机械抛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抛光压力215.6 kPa,转速60 r·min-1,抛光时间120 min,由此可获得高质量、无损伤的蓝宝石衬底抛光表面.  相似文献   
388.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3种基质配比(火山石、黏土),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生长季末的苗高、茎粗、生物量,以及根系体积、表面积、长度、根尖数、平均直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根系发育,及土壤物理指标方面。通过对比,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基质配比,可培育高质量向日葵一年生容器苗,并提高向日葵产量。  相似文献   
389.
Silicon oxide (SiOx) nanowires are generally grown on Si substrate under the catalysis of Au in N2 atmospher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Because the price of Au metal is quite high, Fe metal is then used to replace a part of Au for catalyzing the growth of SiOx nanowi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 film can be used as the diffusion barrier of Au. SiOx nanowires are grown on Au/Fe/Si substrate at 1030℃. Under the catalysis of Fe/Au, the efficiency for the growth of SiOx nanowires is promoted.  相似文献   
390.
研究了几种荚膜红细菌变异体(IR1,IR3,IR4,JP91)在DL-乳酸盐和L-谷氨酸盐分别为碳源与氮源时的光合成生长与光合制氢过程.通过测定培养液在660nm下吸光度的变化,实现了对不同荚膜红细菌变异体光合生长过程的监测,并讨论了这些变异体的生长特性.所得氢气采用排水法收集,测量了几种荚膜红细菌变异体光合产氢的平均速率、光合产氢量和底物转化效率,并与荚膜红细菌的野生型B10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它们产氢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IR3,JP91,IIⅥ,B10和IR1.将所产生的氢气直接供给一个小型PEM燃料电池使用的实验也证明了它们的产氢能力的差异,其中,变异体IR3所产生的电流最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