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2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建立了3,4,5,6-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的定性定量气相色谱分析,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该分析方法也适用于1,2,3,6-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的分析。  相似文献   
72.
助催化剂在醋酐催化法制备氯乙酸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几种助催化剂(SO4^2-/Fe2O3,活性炭负载SO4^2-/Fe2O3和活性炭+发烟硫酸)对醋酐催化醋酸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活性炭负载+助催化剂对该反应的活性最高,在一定程度上既提高了反应速率和氯乙酸的产率,又较好地抑制了副产物二氯乙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73.
以马来酸酐作为反应单体 ,在隔氧的条件下 ,以BPO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接枝的方法在聚乙烯蜡上接枝马来酸酐 .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马来酸酐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对同等条件下聚乙烯蜡与聚丙烯蜡的接枝率进行比较 .实验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蜡为原料合成了聚乙烯 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物 ,采用化学滴定法对聚合物的接枝率进行测定 ,同时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4.
以苯乙烯(St)、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H)为单体,采用溶液沉淀聚合法合成三元共聚物作为厌氧胶水性高分子分散剂,运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酸碱滴定法对其进行表征及成分分析;对厌氧胶各组分的分散结果表明,当单体投料摩尔比NSt:nAA:nMAH=0.5:1:1时分散效果较好;配制的厌氧胶经检测,各项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5.
VPO催化剂表面结构对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系列添加不同助剂的VPO催化剂的研究,揭示了助剂对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酐的促进作用.各种助剂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将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与催化表面结构相关联发现,比表面积和表面氧化还原中心的增加导致活性的提高,可是,高选择性却与催化剂具有适宜的表面酸中心有关.  相似文献   
76.
N-phosphoryl-α-amino acids can react to form esters, peptides, phosphoryl ester-exchanged products and phosphoryl group migration products under mild conditions,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in researches on arohebiont.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intramolecular mixed carboxylic-phosphoric anhydrides (IMCPAs) might be the common intermediates of the reaction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b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because of their high activity. In this note, it has been revealed, by means of MNDO, that the IMCPAs are situated at the relatively minimal points of the potential surface and can form in a non-synchronous concerted reaction pathway that passes through a transition state with a hydrogen-bond-bridge structure. The results give a successful explanation to the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of IMCPAs and their ability to promote the various reactions mentioned above.  相似文献   
77.
在空速4900h~(-1)、温度400℃条件下,采用瞬态响应法研究了文题内容,表明苯氧化反应遵循气相苯与吸附氧生成中间产物,继而再氧化生成顺酐的机理。对苯催化氧化系统,采用浓度振荡可以提高顺酐的选择性,且不规则方波振荡可以达到比规则方波振荡更佳的效果。实验结果在单管试验中得到了验证,根据瞬态响应曲线,可以选择振荡周期。当振荡周期τ_1=40s,τ_2=20s时,单管反应器的顺酐收率比定态结果高5%。  相似文献   
78.
酸性膨润土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在自制酸性膨润土催化下合成了乙酰水杨酸;探讨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及最佳合成条件 结果表明:酸性膨润土对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在水杨酸与乙酸酐投料比为 1∶3. 6,酸性膨润土加入量等于 5%水杨酸投料量(质量)和 85~90℃下,催化反应 0. 5~1. 0h,产物收率可达 90. 44%  相似文献   
79.
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来预测高分子化学反应产物的性能,通过研究顺丁烯二酸酐与聚乙烯醇反应制备吸水材料过程中反应物的配比、反应体系的温度、pH值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和产物吸水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制备最大吸水率的反应条件。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神经网络程序,再以实验测得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然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实验条件和吸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加以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用于化学反应产物性能的预测是可行的.为神经网络在化学反应控制预测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采用自制的催化剂,运用条件实验法,以苯酚、乙酐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乙酸苯酯,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精馏温度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乙酸苯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135-145℃,反应时间90min,苯酚与乙酐物质的量比为1.00:1.05,催化剂用量为占体系总量的0.03%,精馏温度194-196℃,在此条件下,乙酸苯酯的收率达到9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