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2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先用水热法合成单分散的二氧化锡(SnO2)纳米粒子, 再高温煅烧制备敏感材料. 在合成过程中, 将葡萄糖和钯作为包覆载体和掺杂剂, 调整材料的单分散性与表面特性. 测试结果表明, 在100 μg/L正丁醇气氛下, 由摩尔分数为0.04钯掺杂的SnO2敏感材料灵敏度最高, 其响应值为44.2, 响应时间为37.8 s, 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以马来酸酐-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微球(250~400nm)为模板,苯乙烯为单体,制备了表面多孔化的聚苯乙烯(PS)基材。通过将模板放置于不同的位置,在PS表面特定区域内形成了若干个宏观排列规整的微观孔群。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孔的表面及内部形貌,结果表明:80℃下用水作脱模剂可完全脱除模板,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缩二乙二醇改性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在此基础上用改性酸酐增韧环氧树脂.用扫描电镜(SEM)、材料试验机、DMA等对固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当一缩二乙二醇与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为1:1.25时,制备的改性酸酐对环氧树脂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当改性酸酐的加入量为15%时,固化产物的增韧效果最佳,冲击断面呈现明显的韧窝状且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为基础树脂,丙烯酸单体(AA)为改性剂,合成了溶剂型环氧丙烯酸树脂(EA),探讨合成工艺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和阻聚剂的加入量对丙烯酸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95 ℃,反应时间4 h,催化剂和阻聚剂的加入量与E-44量之比分别为1.0%和0.075%(wt%)时,丙烯酸单体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在此基础上,通过顺丁烯二酸酐(MA) 与环氧丙烯酸树脂(EA)上的羟基反应,在EA上引入了羧基亲水性基团,制备了水溶性环氧丙烯酸树脂(EB)。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别对中间产物EA和目的产物EB进行了结构表征,进一步证实了AA与E-44开环酯化反应生成了EA,以及MA与EA上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EB。  相似文献   
105.
二氧化碳/环氧丙烷/萘酐三元共聚合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稀土三元催化剂,通过二氧化碳(CO2)、环氧丙烷(PO)与萘酐(NA)的共聚反应,得到一种三元共聚物(PPCA).对PPCA的结构进行了FIR,1H-NMR及13C-NMR表征,表明NA被开环嵌入PO—CO2中.对PPCA的分子质量、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NA单元的增加,PPC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升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强,同样分子质量的聚碳酸亚丙酯(PPC)和PPCA比较,PPC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PPC高,拉伸强度也比PPC有明显增强.不同的聚合反应时间对PPCA的分子质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材料的拉伸性能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以碘仿为链转移剂,AIBN为引发剂,进行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合研究。首先研究了苯乙烯与马来酸酐投料比(物质的量比)为1∶1的聚合体系,发现体系具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然后通过"分步法"和"一锅法"研究了投料比为5∶1的聚合体系,发现体系也具有活性聚合特征,聚合得到了具有苯乙烯链段和苯乙烯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链段的嵌段共聚物[PS-b-Poly(St-co-MA)],产物结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和1H-NMR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7.
铝合金零件如不进行适当的表面氧化处理,一旦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使用,很容易受到腐蚀;而经过氧化处理后,其耐蚀性能将大大提高。但是,带有盲孔的铝合金零件经过氧化处理后,盲孔内的氧化液不易清洗干净,在潮湿环境下易吸潮成为酸性溶液,腐蚀零件。因此对盲孔的清洗程度将影响盲孔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传统羧酸衍生物氨解实验内容单一,涉及知识面较小,产物被浪费等问题,文章从实验微型化入手,将验证性实验延伸应用于物质制备和提纯等方面。并解决了常温过滤过程中的堵塞、污染问题,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等离子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表面的抗凝血性能,方法 用二氧化硫(SO2)气体等离子体处理LDPE膜表面,通过接触角预测,研究磺酸基与表面浸润性,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用XPS能谱,ATR-FTIR对表面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体外凝血试验分析抗凝血性能。结果 SO2气体等离子体处理LDPE膜表面,可使磺酸基与LDPE表面分子共价结合,获得了具有抗凝血性能的表面分子结构。结论 SO2气  相似文献   
110.
邻二甲苯氧化生产苯酐过程的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邻二甲苯氧化生产苯酐过程的二维拟均相动力学模型,利用gPROMS进行模型求解,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通过热点温度控制范围确定了反应器进料温度、换热介质熔盐温度的控制范围。以邻二甲苯转化率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反应器进料温度、熔盐温度为控制变量,利用gPROMS优化反应过程,得到优化条件下的邻二甲苯转化率可达9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