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7篇 |
免费 | 204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9篇 |
丛书文集 | 67篇 |
教育与普及 | 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22篇 |
综合类 | 28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145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223篇 |
2006年 | 212篇 |
2005年 | 194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66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SBR反应器中安装纳米活性碳纤维处理生活污水,进行正常负荷与有机冲击负荷的对比试验,并对生物相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正常负荷运行时,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种类多、活性大;出水COD去除率均在90%以上;NH3—N和TP去除率分别在95%以上和72%~85.5%之间,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要求.系统抗有机冲击负荷的能力强,在提高进水COD浓度3~4倍的情况下,去除率仍保持在86%以上;有机冲击负荷对脱氮效果影响较小,对总磷的去除率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2.
Gheorghe Pǎun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2007,17(4):417-423
A special form of spiking neural P systems, called axon P systems, corresponding to the activity of Ranvier nodes of neuron axon, is considered and a class of SN-like P systems where the computation is done along the axon is introduced and their language generative power i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03.
Ying Niu BaiYang Sheng Bo Song LingLing Liu XiuFang Zhang NanMing Zhao YanDao Go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3):394-398
The effect of endogenously generated amyloid β on membrane fluidity was investigated in Neural 2a cells stably expressing Swedish mutant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swe). Membrane fluidity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polarizability using 1,6-Diphenyl-1,3,5-Hexatriene (DPH) as the fluorescence probe.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mbrane fluidity in APPswe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ts wild type counterparts. Alleviating the effect of amyloid β either by γ secretase activity inhibition or by amy... 相似文献
104.
工程纳米粒子的广泛应用导致其直接或间接进入水环境,对生物和人类造成健康风险。为研究超微滤膜去除水体中工程纳米粒子的可行性,选用3种不同孔径的中空纤维膜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进行截留,并系统考查膜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超微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工程纳米粒子。在进水压力25~125 kPa、进水切线流速0.12~0.59 m·s-1,以及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在25~100 mg·L-1之间,超滤膜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截留率均在90%以上;压力与纳米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提高导致膜对聚苯乙烯的截留率也相应提高,而进水流速对截留率的影响不明显。纳米颗粒粒径与膜孔径的比在小于1时,对截留率影响较大,膜分离10 min时的实验截留率值与Nakao模型预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初步研究了聚苯胺莫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反应 循环伏安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在聚苯胺/铂电极的峰电位比光洁铂电极上 电位负移约200mV 讨论了pH值、扫描速率、莫厚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分析了不同轨道高度以及同一轨道高度不同位置,空间薄膜充气管所受太阳辐射压力及其扭矩大小,以及所受外热流情况.研究发现影响空间薄膜充气管的太阳辐射压力及其产生的扭矩与轨道高度无关,但随轨道位置变化而变化;外热流是轨道高度和位置的函数:随着高度的增加,太阳直接辐射热流不发生变化,但在所有外热流中其数值最大,地球红外辐射热流和地球反照热流则随着轨道的增加而下降,且后者下降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8.
短路电流技术是研究上皮组织膜离子转运的一种方法。当膜两侧浸浴液具有相同的成分时,消除跨膜电位差所需要的电流便等于被非共轭力所驱动的离子电流的代数和;此电流即为短路电流。本文目的是描述短路电流技术的细节和设计改进的上皮细胞膜灌流装置。并通过氨氯吡咪和去甲肾上腺素影响上皮细胞膜短路电流的实验,介绍测定短路电流的一般方法。实验表明氨氯吡咪加入到粘膜侧引起短路电流下降,膜电阻增加(电导减小),去甲肾上腺素加到浆膜侧则引起短路电流增加,膜电阻减小(电导增加)。 相似文献
109.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但膜的污染问题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目前强化膜过滤的常用方法,分析了气液两相流强化过滤的机理和应用研究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气液两相流强化膜过滤的方法在水处理领域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0.
高分子共混物薄膜产品中的残余溶剂量与干燥过程密切相关,是影响高分子涂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与自制强制空气对流干燥装置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共混比的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二氯甲烷铸膜液在不同热空气流速和温度下的干燥过程,并应用蠕变传递模型关联了干燥动力学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