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赵嘉昌 《太原科技》2007,160(5):69-70
阐述了活性炭—氢醌容量测金法的方法原理,对该方法在某金矿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表明该方法对指导生产具有很好的作用。本研究对类似矿山中金量的测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正压氧气呼吸器的正压原理与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清净罐,冷却罐的设计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17%、34%和68%的硝酸溶液对竹炭进行8 h的表面改性处理,测定了改性前后竹炭的碘值、灰分和水分含量。结果表明:3种改性条件下竹炭的碘值和灰分含量均比改性之前有小幅度下降,而水分含量则比改性之前有明显上升,其中,以68%硝酸改性的竹炭其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最大。使用Boehm滴定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硝酸改性前后的竹炭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发现硝酸改性后的竹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表明,硝酸改性后竹炭的比表面积显著下降,平均孔径显著增大;SEM-EDS分析表明硝酸改性后竹炭的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同时含碳量降低,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TG-DSC分析结果同样表明硝酸改性后的竹炭表面有大量水分子和表面官能团生成,进而造成失重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施艾伟  乔海星 《山西科技》2005,(2):110-111,113
现行烟气脱硫方法很多。文章论述了燃煤电厂选择炭基材料吸附法烟气脱硫的可行性及其依据。  相似文献   
15.
素描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因此素描课是一项实践性操作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对每幅作品进行完整的评析,才能使学生的每一步实践过程都变的有实际意义,也是提高素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作品评析活动中首先要制定评析的要点,这是保证素描作品评析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还要注重学生之问的自评与互评及老师的点评这三种评析方法的结合使用,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另外在作品评析过程中正确的关注差生和控制学生人云亦云的现象也是保证作品评析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通过开展作品评析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素描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取样方法和评价指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现行规范中离析试验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缺点,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开发了筒法离析试验.通过对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SBS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不同时刻的筒法离析试验,并对离析后上、下部沥青进行了软化点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试验,首次提出了采用离析率Rz 1作为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筒法离析试验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以糠醛为吸附质,考察了不同吸附停留时间、糠醛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温度下竹炭的吸附特性,并用动边界模型积分方程描述其有限浴交换动力学行为,得到了竹炭吸附糠醛的动力学总方程.结果表明:竹炭吸附糠醛的速度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糠醛初始质量浓度越高,颗粒扩散控制越明显;温度升高,颗粒扩散控制作用减弱;推算出吸附过程的表观反应级数为0.96,表观活化能为3.02kJ·mol-1,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证实了热解炭的吸附行为与离子交换过程在动力学描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兼容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真空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仪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的三甲胺.结果表明,检出限为0.005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4.1%,加标回收率为92.0%~108%,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准确可靠,可用于环境空气中三甲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泾河中游ETC全新世剖面的木炭屑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磁化率和考古资料讨论了该地区全新世时期野火活动规律及其对环境的指示意义.表明:马兰黄土堆积时期和全新世早期,气候比较温和干燥,当地常有自然野火发生;全新世大暖期(8 500~3 100a B.P.),气候湿润,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火活动仍有发生;从3 100a B. P.开始,人类活动加强,加之气候变得干旱,野火活动异常频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活化法制备土霉素菌渣活性炭(菌渣炭),并用于处理低浓度含铬废水。经过组分测定可以看出土霉素菌渣含有较高的挥发分,灰分含量较低;元素分析中C、O元素的含量较高,表明土霉素菌渣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BET测得菌渣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都较大,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出菌渣炭具有较多的微孔和中孔,有利于对Cr(VI)定的吸附。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在初始Cr(VI)浓度为2mg/L时菌渣炭对Cr(VI)的最佳吸附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分别为4、0.5g/L、 50min, Cr(VI)的最高去除率为96.2%。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菌渣炭对Cr(VI)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菌渣炭的饱和吸附量为17.93 mg/g,对Cr(VI)的吸附速率与吸附剂上未被占据的吸附位点的平方成正比。用1mol/L的HCl对菌渣炭进行洗脱再生,经过4次循环实验Cr(VI)的去除率为77.1%,剩余溶液中Cr(VI)浓度为0.459 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0.5 mg/L,菌渣炭的饱和吸附量为2.018 mg/g,表明菌渣炭的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