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3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16篇
系统科学   353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68篇
综合类   3073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针对传统系统中伪码资源缺乏以及同步实现较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双M-ary扩频通信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两条正交支路传输信息,其中在同相支路上采用M-ary双正交扩频调制,在正交支路上采用CPSK扩频调制。该方案能够利用信息自身扩频调制准确实现同步,不需要额外提供同步资源。仿真结果表明,它与传统M-ary扩频方案性能相一致,但在传输比特信息时,它只需约四分之一的传统M-ary扩频的条数,有效地节省了扩频码资源。  相似文献   
92.
A dispersion-strengthened copper alloy with 1 wt% TiC for commercial electrical-contact wires was prepared by in-situ reaction casting, grain-ultrafining by equal-channel angular pressing (ECAP)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with aim to obtain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ne TiC particles were in-situ synthesized in the as-cast Cu matrix and aggregated in clusters, and thu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cast alloy deemed insufficient. Continued ECAP at 473 K significantly refined the grains of the as-cast alloy and improved the distribution of TiC particles. Due to multipl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the ECAP-processed alloys maintained good conductivity with obviously enhanced tensile strength and hardness values. After post-ECAP annealing, the elongation and conductivity of the fine-grained copper alloy increased with the adequate tensile strength. The novel combined process endows the alloy appropriate performance to serve current high-frequency electrification railway systems.  相似文献   
93.
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相比,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FBMC)拥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以及更容易实现的脉冲整形,被看成潜在的替代OFDM作为未来5G物理层的备选技术方案.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FBMC/OQAM系统中滤波器仅仅在实数域满足正交,在虚数域存在固有干扰,所以经典的OFDM信道估计的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FBMC/OQAM系统的信道估计中.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离散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对导频造成干扰的数据块进行分区域处理,在不同区域分别使用不同的干扰消除方案,分步消除固有干扰.通过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使得信道估计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FBMC/OQAM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4.
信道编码测试平台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得信道编译码器的实际性能,建立了基于硬件的信道编码测试平台.给出了平台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斯白噪声设计方法.χ2和K-S检验结果表明,产生的样本服从高斯分布,且样本"尖锐"的自相关特性及近似常数的功率谱密度样本具有白噪声特性.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了此测试平台.经实例验证,建立的平台可用作信道编译码器和新型译码算法的测试工具.  相似文献   
95.
Ad Hoc网络中支持拥塞控制的速率自适应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d Hoc网络中节点需要竞争共享信道,容易使部分节点发生拥塞而丢弃部分分组,造成带宽资源浪费。为了更有效地利用Ad Hoc网络物理层的多速率能力,提出了一种支持拥塞控制的速率自适应协议,引入了可变发送窗口机制,接收节点根据信道质量选择可用的最高传输速率,并根据其队列拥塞程度控制发送端节点的发送窗口,发送节点按照发送窗口的大小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充分利用信道条件,在网络重负载的条件下,饱和吞吐量提高80%,并能够调整拥塞节点的分组进出速率,有效地控制了网络拥塞。  相似文献   
96.
水孔蛋白(Aquaporins,AQP)是新近发现的一组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细胞膜上.目前已有很多文献介绍水孔蛋白的发现过程和研究进展,但有关知识还没有融入高校的专业教材或及教学中去.本文首先对水孔蛋白作简单介绍,随后提出了将该进展融入生理学,更新其理论的设想.  相似文献   
97.
小尺度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是信道建模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在阐述了对小尺度衰弱信道的建模思想以后,说明了瑞利衰弱仿真器的实现是衰弱信道仿真的关键.然后文章从目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实现瑞利衰弱仿真器的方法入手,依次讨论了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实现手段以及各自的优劣性.然后对每一种方法利用数学工具Matlab做出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每一种瑞利衰弱仿真器的特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8.
针对热辐射是通道内热流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采用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对倾斜角度为10°、20°和30°的两端开口通道内热流场进行了研究。使用基于大涡模拟(LES)求解浮力驱动N 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求得的模拟结果和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使用耦合热辐射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忽略热辐射的数值计算结果分别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在热源一定的条件下,对于倾斜角度在10°~30°之间的通道,热辐射使通道上部高温区域的温度降低,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热辐射对通道低端开口上壁面附近的影响作用减弱,而倾斜角度对于热辐射在通道高端开口上壁面附近的作用则影响不大,同时,在通道倾斜角度为30°时,热辐射使通道内高温区域向高端开口方向倾斜,并使通道高端的下部温度升高。整个实验和计算结果可为倾斜通道内热流场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
提出了一种基于软迭代的叠加训练序列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周期性训练序列与用户信息序列叠加后一起发送,通过软迭代方法,在接收端利用信道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来计算信息序列的一阶统计量,并将其反馈给信道估计器,用于消除观测量中来自未知信息的干扰,因此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和信道参数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信道估计性能,降低了接收机的误码率,提高了功率效率.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室内多径信道,提出一种研究系统信道容量的方法,利用结合信道特征设计的三维多极化测量系统测量信道中多径入射信号的三维空间分布,代入天线方向图与入射信号进行空间积分计算出系统容量。利用该方法和系统对典型室内环境进行了测量,研究了真实的三极化天线组成的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的容量和摆放方向对多极化天线系统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极化系统具有比单极化系统更优越的性能,可以利用该特性对室内环境中多极化MIMO系统的设计和布局进行优化以实现更高的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