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铁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出铁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并对该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和磨损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铁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半定量分析的力学模型 .该模型解释了摩擦系数随制动比压和制动速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2.
CF/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依赖于材料中纤维的含量,在10%~20%范围有最低值,并对载荷有明显的依赖性.纤维含量的影响是碳纤维本身的减摩阻磨性和其对纤维在树脂中所处的分散状态及纤维在作用中的变化的依赖性有关;而载荷的影响则与树脂在作用过程中产生热后所处的物理状态有关.由于纤维对材料的摩擦尤其是磨损性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如纤维受磨减薄后产生的碎片导致磨料性磨损,而这种影响可通过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来达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制备工艺对获得理想材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3.
自生长Al2O3—Al复合材料的制造及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熔融态铝合金表面的Al_2O_3膜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可被破坏,由于毛细管作用,内部的金属液将沿着膜上的破缺处上升至表面并产生新的非致密氧化膜。该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一定时间后可在液态合金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自生长Al_2O_3-Al复合材料。材料中Al_2O_3含量可在20%-80%的范围内变化而其性能,尤其是硬度和抗拉强度可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4.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了SiC颗粒分布状况对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激光热冲击破坏的影响,发现微裂纹形成是由基体内的孔洞和颗粒与基体脱胶所引起,而陶瓷颗粒分布不均匀对裂纹的扩展机理有重要影响,它大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用一个三点弯曲实验就可以同时测定复合材料峰窝夹层板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这两个重要弹性常数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得到一个简便、省时、易统计数据而且精度较高的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板测试的刚度分离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6.
以一定质量比的聚全氟乙丙烯与聚四氟乙烯作为基体,填充一定的石墨经过干粉共混、模压,制备F50C复合材料,研究其耐磨损性能.对F50C及其有关的复合材料分别进行径向、端面磨损试验对比,考察不同转速、不同载荷对不同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初步分析F50C耐磨是由于粘附效应形成稳定的润滑膜所致.F50C已作为滑动轴承材料在高速磁力泵上考核和实际使用,其良好的耐磨性能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不同有机高分子含量对碳纤维增强SiC/酚醛复合体的成型工艺性能、烧结合金的亚微形态及性能的影响。同时,又探讨了不同烧结方法对烧结合金亚微形态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有害孔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水泥基材料的硬化浆体中含有大量的孔隙 ,其中的有害孔隙直接影响到耐久性 .依据所建立的微粒级配模型 ,采用粉煤灰、硅灰等球形颗粒掺合料及纳米纤维红粉 (NR)掺合料 ,设计球形颗粒紧密堆积体系与纳米纤维增强紧密堆积体系 ,讨论 2种混合体系内部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活性NR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 ,NR粉能够增加体系密实度 ,水泥混合体系硬化后期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服从对数关系 ,通过微粒级配模型可预知体系有害孔隙率及颗粒级配的合理性 .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混杂复合材料的混杂效应,该文建立了单向混杂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两级三维剪滞模型,第一级模型为纤维和树脂构成的纤维束两相材料体系,第二级模型为2种(或多种)纤维束组成的混杂复合材料体系.纤维的强度基于蒙特卡洛(Monte-Cado)方法,用两参数的韦布尔(Weibull)分布模拟.用此模型模拟了夹芯和分散两种混杂方式、不同混杂比例下的碳/玻混杂单向复合材料棒材的纵向拉伸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研究发现:在该文的材料体系下.碳纤维体积分数低于或等于5%时,有明显的二次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60.
3D C/C复合材料的电弧驻点烧蚀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弧驻点烧蚀试验方法,测试细编穿刺毡增强体C/C复合材料的烧蚀率,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烧蚀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弧驻点烧蚀试验条件下,3D C/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C/C复合材料的烧蚀过程主要受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2种烧蚀机制的共同作用,二者相互促进,以机械剥蚀为主;微观烧蚀形貌主要由热化学化蚀导致,宏观烧蚀形貌则主要是机械剥蚀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