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1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研究了以天然淀粉为原料制备速溶胶粉的方法。将该胶粉调配成胶液后,可作为建筑和纸箱等行业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92.
以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酸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纤维素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纤维素表面引发苯乙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不同的Ni(Ⅳ)浓度、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得到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电镜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93.
采用Brabender粘度仪,分光光度计,旋转粘度计等现代分析仪器,研究了高粘度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糊的流变性质,糊的粘度性质,糊的凝沉性质,糊的透明度和糊的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为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高锰酸钾引发甘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系统研究了甘薯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引发剂浓度、催化剂浓度、淀粉用量、单体用量、接枝温度及糊化水用量等各单因素对产物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作为引发剂,引发温度低(40℃),用量小(1.5mmol/L),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引发剂;它对体系pH有较严格的要求,对单体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5.
原玉米淀粉经十二烯基琥珀酸酐(DDSA)酯化后,颗粒形貌发生变化。经研究认为:化学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颗凿表面的无定形区;酯化后淀粉的乳化能力明显增强,不同取代度产品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均大于10,表明它为亲水型乳化稳定剂。  相似文献   
96.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F4,并考察了各因素对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5g,引发剂0.35g,丙烯酰胺10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阳离子化条件为:氢氧化钠0.08g,阳离子醚化剂3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   
97.
以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经一步反应合成出一种新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N,N-二甲基-N-(环氧乙烷-2-亚甲基)十八烷基-1-氯化铵.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的产率和环氧值分别为98.0%和41.8%.利用红外光谱、1H NM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在线红外光谱技术对该反应进行了追踪分析,检测到副产物.基于以上实验数据,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该乳化剂对沥青具有很好的乳化能力,制备的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良好,属于中裂型沥青乳化剂.  相似文献   
98.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方式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孤岛油田注聚区块地层情况,优选出了适于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驱油剂─—阳离子聚合物,研究了其驱油机理、在均质岩心中的驱油效果、均质岩心聚合物驱后水驱不同倍数时的驱油效果;研究了非均质地层聚合物驱后进行调剖或不调剖的驱油效果,并与具有超低界面张力的驱油剂的驱油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聚驱后注入的阳离子聚合物通过吸附、絮凝等作用可使后续水驱波及体积进一步增加,聚驱后转水驱阶段越早注入阳离子聚合物其驱油效果越好,非均质地层聚驱后对高渗层进行适当的封堵再注入阳离子聚合物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99.
Starch belongs to the most abundant biopolymers on Earth. As a source of energy, starch is degraded by a large number of various amylolytic enzymes. However, only about 10% of them are capable of binding and degrading raw starch. These enzymes usually possess a distinct sequence-structural module, the so-called starchbinding domain (SBD). In general, all 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s (CBM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the CBM families. In this sequence-based classification the individual types of SBDs have been placed into seven CBM families: CBM20, CBM21, CBM25, CBM26, CBM34, CBM41 and CBM45. The family CBM20, known also as a classical C-terminal SBD of microbial amylases, is the most thoroughly studied.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have already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o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for SBDs from five CBM families (20, 25, 26, 34 and 41),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BM21 has been modelled. Despite differences among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the fold of a distorted β-barrel seems to be conserved together with a similar way of substrate binding (mainly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romatic residues and glucose rings). SBDs have recently been discovered in many non-amylolytic proteins. These may, for example, have regulatory functions in starch metabolism in plants or glycogen metabolism in mammals. SBDs have also found practical uses. Received 25 May 2006;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6 June 2006; accepted 3 August 2006  相似文献   
100.
EA/BA/AN/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 EA/ BA/ AN/ 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过程中 ,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以 KPS/ SHS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反应温度 6 0~ 70℃ ,引发剂用量1 .3% ,反应时间 2 .5 h为适宜的合成条件。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