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1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Origin, evolution and extinction of Cathaysia flor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haysia flora originate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global uniformLepidodendropsis flora of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which had already become an independent flora in the early Late Carboniferous (Namurian B to C). The center of origin of the Cathaysia flora is restricted to the North China Plate. On the basis of the succ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aysia flora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ages, it may be divided into seven evolutionary stages. The evolutionary trend of the Cathaysia flora, as a whol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typical Cathaysian elements in the sequence from the early Late Carboniferous to the early Late Permian, which began to decline during the late Late Permian. The climatic differentiation, tectonic movement, oceanic circulation, palaeo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extraterrestrial event and plant evolution caused the mass extinction of the Cathaysia flora on a large scale by the end of the Permian.  相似文献   
132.
探索不同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为不同海拔区域间牦牛的饲养交流提供帮助. 本研究随机采集海拔2 897~4 717 m的12头牦牛的新鲜粪便样本,用16s rDNA技术对样本宏基因组测定,比较分析高低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的OTU丰度差异,研究高低海拔区域的牦牛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 结果显示,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牦牛肠道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层面菌群结构组成不同. 高低海拔区域的牦牛肠道菌群有8个菌在属水平差异显著(P<005). 结果表明,高海拔与低海拔牦牛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低海拔地区牦牛肠道菌群OTU丰度比高海拔的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3.
河南蕨类植物区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蕨类植物计有28科、69属、195种。通过对科、属、种分布类型的统计分析,论述了河南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性质为主,区系的古老性与第三纪古热带残遗性;以西南、华中、华北、华东成分为主,兼有东北、西北与华南成分,热带与温带、湿润与干旱多方交汇过渡的区系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4.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样地调查法对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群落区系特征进行研究,并对潜在、轻度、中度及强度石漠化样地的物种相似性程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喀斯特峡谷石漠化群落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丰富多样,热带性质明显。就群落相似性系数而言,在相同石漠化等级的样地内部,各样地间平均相似性系...  相似文献   
135.
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太行山脉南段,共有野生种子植物90科,354属,686种,其中含15种以上的优势科有13科,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共16属,它们构成保护区植物区系的主体.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分布属共66属,占总属数的21.02%,温带分布属共240属,占总属数的76.44%,中国特有属有8属,占总属数的2.55%.结果表明:该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热带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该区系起源古老,具有一定的特有性;区系中地面芽植物占优势,高位芽植物相对较少.研究表明:该区系具华北植物区系的特点,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6.
本文论述了福建省71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62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了它们的区系特点,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级别、类型及其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福建的珍稀濒危植物,以及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有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7.
闽江河口湿地维管束植物较为丰富.据统计,具有408种植物(包括亚、变种),隶属于109个科、294个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6个科、17个属、23个种.裸子植物种类较少,仅2个科、3个属、5个种.双子叶植物有74个科、213个属、294个种.单子叶植物有86个种、隶属于17个科、61个属.该区种类较为丰富,草本植物占有绝对优势,菊科、禾本科和莎草科种类最多,大型属较少、寡种和单种属较多,热带性质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主要为泛热带分布,世界性分布亦较丰富.还论述了闽江河口湿地与邻近地区湿地植物区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8.
大别山植物区系的特点和森林植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别山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植物较多,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特有现象明显。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林和针叶林。本文对大别山森林植被现状进行了生态评价,并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9.
云南轮藻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共有轮藻植物5属48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在种类组成中,丽藻属最多,轮藻属次之,其它3属的种类较少分布特点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区系属于印度一马来西亚,但鸟巢藻属、拟丽藻属、松藻属的地理分布带有地中海沿岸区系的成分。云南轮藻某些种类在形态上存在的差异显示了系统发育的间断性,同时,它们在形态上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点,反映了在其进化过程中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0.
报道了采自横断山区双壳缝目舟形藻科鞍型藻属硅藻12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奥德雷基鞍型藻(Sellaphora auldreekie Mann & McDonald)、椭圆披针鞍型藻(Sellaphora ellipticolanceolata Metzeltin, Lange-Bertalot & Nergui)、冥河鞍型藻(Sellaphora styxii Novis, Braidwood & Kilroy)、日本鞍型藻(Sellaphora japonica (Kobayasi) Kobayasi)、辐节型鞍型藻(Sellaphora stauroneioides (Lange-Bertalot) Vesela & Johansen)、古言鞍型藻(Sellaphora guyanensis Metzeltin & Lange-Bertalot)、十字形鞍型藻(Sellaphora crassulexigua (Reichardt) Wetzel & Ector)、娜娜鞍型藻(Sellaphora nana (Hustedt) Lange-Bertalot)、分离鞍型藻(Sellaphora disjuncta (Hustedt) Mann)、类瞳孔鞍型藻(Sellaphora paenepupula Metzeltin & Lange-Bertalot)、凸腹鞍型藻(Sellaphora ventraloides (Hustedt) Falasco & Ector)和黑色鞍型藻(Sellaphora nigri (Notaris) Wetzel & Ector). 对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给出每个种的地理分布、生境信息和理化指标,并对新记录种及其相似种的形态差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