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6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486篇
系统科学   306篇
丛书文集   290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112篇
综合类   9540篇
自然研究   2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533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遥感技术在南四湖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第一大淡水湖——南四湖为研究对象,定量、定性地分析了悬浮物、浮游生物和可溶性有机物等主要水体污染物,为水体污染的遥感分析与监测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络合吸附法提取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富集和提取镓的新方法——吸附沉淀法.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使单宁和镓生成有色的单宁.镓络合物,利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络合物,把单宁一镓络合物吸附到活性炭上,过滤分离,灼烧滤渣,得到了含镓量较高的灰分,实现了镓的分离、富集和提取,回收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13.
研究了水溶性铑膦配合物RhCl(CO)(TPPTS)2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对混合丁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主要考察了温度、压力、膦铑比、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变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底物转化率;CO分压增大,对丁烯 1双键异构有抑制作用.在100℃,2.0MPa(CO/H2=1),TPPTS/Rh25,[Rh]1.024×10-3mol/L的条件下,反应4h底物转化率接近35%,产物醛的正异比5.4.  相似文献   
114.
厚荚相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5年生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的萌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MS 6-BA2.0mg/L NAA0.2mg/L培养基能够较好地诱导芽的分化和增殖;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 6-BA1.5mg/L NAA0.2mg/L;较为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5mg/L,生根率达95.0%;生根苗的移栽基质以黄心土的移栽效果最好,移栽成活率达90.0%。  相似文献   
115.
防止催化裂化分馏塔结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催化裂化分馏塔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结盐状况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结盐措施,这些防止结盐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催化裂化分馏塔结盐。  相似文献   
116.
微重力和模拟微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有关采用空间飞行器及地基模拟回旋器在研究微重力和模拟微重力条件影响植物个体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微重力和模拟微重力对植物内在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植物对微重力的应激反应首先是引起细胞内钙分布、浓度发生变化,并又以钙作为第二信使介导相关酶活性发生变化。指出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于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微重力改善陈种萌发活力、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原生质融合等方面的机理及应用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17.
给出了储蓄凭条手写体提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预处理,建立模板,基线定位与去除,倾斜校正 处理,定位格去除和手写体净化分割等。重点讲述了图像二值化,手写体分割与净化算法。  相似文献   
118.
The aggregation behavior of various acid extractants in the solvent extraction systems of metal ions is re-examined and explained according to knowledge obtained in recent work.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Complexes formed by the extractants and metal ions can form reversed micelles in organic diluents, depend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es. The dimers of the acid extractant cannot percolate to the metal-extractant aggregates, and the acid-salt complexes are always formed in the aggregates. The reversed micelles or the W/O microemulsions formed by different species cannot be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unified aggregate. (2) In solvent extraction systems, hydration of the extractants and metal ions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forming reversed micelles. (3)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approach to the insight of the bicontinuous microemulsion of NaDEHP shows that various components in the aqueous phase behave confined and very similar to the typical AOT/n-heptane W/O microemulsions. (4) In the extraction of lanthanide ions by the W/O microemulsion of sodium naphthenate, the saponification is a process of forming reversed micelle or W/O microemulsion, while the extraction step is a process of destroying reversed micelles or W/O microemulsion droplets.  相似文献   
119.
对供氢剂及其前身物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渣油的裂化反应的分析表明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的协同使用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渣油的加氢裂化生焦量 ,而裂化转化率略有降低。 3种供氢剂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氢蒽 ,四氢萘 ,十氢萘。其中 ,二氢蒽是很好的供氢剂。供氢剂前身物与分散型催化剂协同使用也可以起到相同或类似的作用 ,3种供氢剂前身物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蒽 ,菲 ,1 甲基萘。在渣油临氢催化条件下 ,供氢剂前身物能起到与二氢蒽和四氢萘类似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实现供氢剂与多环芳烃的可逆反应。在分散型催化剂存在下外加多环芳烃的催化加氢实验结果说明 ,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加氢裂化体系中主要起着氢化多环芳烃和稳定自由基两种作用。外加的多环芳烃与外加供氢剂 (尤其是三环以上的芳烃 )起着将气相氢向液相传递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加速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20.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轮廓特征的图像拼接算法。在特征提取阶段 ,对卷积图进行增强 ,并用区域增长方法进行辅助校正 ,能改善轮廓提取效果 ;在特征表示方面 ,用形状签名代替链码来描述轮廓 ,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 ,降低了由噪声干扰和镜头形变造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速度上优于基于链码的配准算法 ,准确率高 ,并且可以适用于未经过几何形变校正的图像的配准与拼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