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85篇
系统科学   125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543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91.
利用甲烷在空气中扩散燃烧,以铁钴镍合金片为载体和催化剂合成了碳纳米管,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等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在合金表面成功沉积了碳纳米管,其外径为8~10 nm,内径为3 nm,长度约为15μm,密度大且分布均匀。研究表明:与纯镍片相比,铁钴镍合金具有更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2.
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3种不同微结构的纳米碳纤维,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测试等表征手段对纳米碳纤维的微结构和织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不同微结构纳米碳纤维电极的氧还原反应起始电位、峰电位和峰电流等参数进行了考察,并与石墨电极的氧还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微结构对纳米碳纤维的氧还原反应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微结构的纳米碳纤维具有不同的比表面和孔结构以及表面化学性能有关;同时纳米碳纤维也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193.
Fe/SiO2催化剂的快速制备及催化生长碳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纳米二氧化硅吸附和分散FeCl3.6H2O,采用旋转蒸发-高温还原法合成出Fe/SiO2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使用SEM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Fe/(SiO2 Fe)(物质的量比)为17.5%时,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直径为30~50nm的多壁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194.
采用聚季铵盐修饰的方法合成了水溶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用混酸(浓硫酸与浓硝酸,体积比为3∶1)对平均直径为20 nm的MWNTs进行氧化处理。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氧化1 h~3 h可使MWNTs表面生成羧基,扫描电镜测试表明MWNTs被氧化为短管。氧化2 h的MWNTs经过与氯化亚枫的酰氯化及与聚季铵盐的脂化缩合两个反应步骤,合成了表面接枝聚季铵盐的MWNTs,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该MWNTs的生成。透射电镜测试显示聚季铵盐修饰的MWNTs在乙醇中能够有效地克服团聚倾向;水溶性实验表明改性后的MWNTs在水中具有自分散性,并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溶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5.
基于ATmega8的智能CO_2变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种固态电化学型二氧化碳(CO_2)传感器TGS4161和ATmega8单片机为基础,提出了实现智能CO_2变送器的一种设计方素.该系统的特点是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弥补传感器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CO_2检测功能,而且成本较低,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6.
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压敏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短切碳纤维和碳纤维毡水泥基复合材料(CFCC)具有很好的压敏性,对CFCC的压敏性进行了应用研究.研制了CFCC涂层混凝土偏心柱模型,采用四电极测电阻法并利用差动原理极大提高了敏感性,同时可实现温度补偿.通过实验对试样进行偏心受压,并对受压载荷、受拉面应变和差动电压数据进行了实时在线采集,结果表明CFCC的输出差动电压与结构所受偏心弯矩及偏心应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毡CFCC更是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7.
房地产税收体系是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房地产税收体系、房地产税负水平、房地产课税环节、房地产收费水平四个方面,对我国及国外典型国家房地产税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房地产实践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房地产税收体系调整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8.
在用海因法生产甘氨酸的过程中,为了精制甘氨酸,需要用大量的活性炭对甘氨酸母液进行脱色,而脱色后的活性炭就成了废活性炭.为了实现废活性炭的再利用,针对此废活性炭用酸解法对其进行再生.研究了再生酸种类、浓度、用量、再生温度和再生时间等对废活性炭再生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再生条件:硫酸质量分数为70%,硫酸溶液与废活性炭的...  相似文献   
199.
对温度场中碳纤维薄板(CFL)增强钢筋混凝土(RC)梁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承载能力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的变化对CFL增强RC梁的承载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当环境温度升高30K时,CFL厚度分别为0.1、0.2、0.3和0.4mm的增强RC梁的开裂载荷分别提高了5.37%、10.46%、15.9%和20.94%;(2)CFL厚度为0.1mm和0.2mm的增强RC梁的破坏模式为CFL拉断,其极限承载力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但降低幅度小于3.5%;(3)CFL厚度为0.3mm和0.4mm的增强RC梁的破坏模式为混凝土压碎,其极限承载力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升高幅度小于3.5%.  相似文献   
200.
逾渗阈值是表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由于影响因素异常复杂,逾渗阈值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文中从导电复合材料的微观角度出发,分析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逾渗行为及机理,并基于Flory的凝胶化理论和Bueche的无限网链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逾渗阈值φc的方法,最后将理论预测值与其它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此方法计算得到的逾渗阈值更加接近高密度聚乙烯/碳黑导电复合材料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