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0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52篇
系统科学   80篇
丛书文集   128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494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丝印电极的制备及在尿酸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一次性使用的丝印碳糊电极,采用吸附法将羧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在电极表面,建立测定尿酸的简单快捷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将该法用于全血尿酸的测定,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测定尿酸的伏安行为,多壁碳修饰电极比裸电极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更高的灵敏度.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得尿酸浓度在2~100μmol/L范围内,峰电流值与浓度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9,检测限为1.0μmol/L.在全血样本中,加入0~0.4 mmol/L的尿酸溶液,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5.该方法简单、快速,电极制作成本低,所需仪器简单,样品不需预处理,用于全血尿酸的测定结果满意,可作为一次性测试条使用,为尿酸检测走入小型化、家庭化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72.
为了研究喷流中带电粒子对航空器荷电的影响,通过建立喷流中的荷电数学模型和某型导弹的喷流几何模型,采用仿真的方法对喷流对航空器荷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喷流对航空器的荷电影响主要集中在航空器的尾翼和喷嘴处,喷流中碳黑粒子的粒径及其荷电量对航空器的荷电量和极性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73.
采用优化合成的高比表面积和多微孔结构的活性炭,通过加热的方法使单质硫升华并沉积到活性炭微孔中,得到锂硫电池正极用硫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和比表面特性.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复合材料在2.05V和2.35V时存在两个还原峰,在2.4V时存在一个氧化峰.充放电循环实验表明,单质硫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352.5mA·h·g-1,硫的利用率达到了80.9%,循环40周后比容量还保持在800.7mA·h·g-1,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4.
以铜醇盐为原料,搀杂碳纳米管(CNT)采用溶胶-凝胶法在FTO玻璃基片上制备Cu2O/CNT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镜等分析和表征,确定了Cu2O/CNT薄膜的性质和结构;并对CNT 加入量的控制来研究膜阻抗的变化和光电催化性能的改变.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表明Cu2O/CNT复合膜有更低的膜阻抗和优异的催化活性,在偏压-0.5V的条件下膜的光电流可以达到0.15mA. 由此证明了CNT 的搀杂有效的提高膜电极的光电催化活性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975.
镁离子掺杂对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正极材料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两步固相法合成LiFe1-xMgxPO4/C(x=0、0.01、0.02、0.03、0.04)复合正极材料,并对所得样品进行XRD、SEM、以及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Mg2+并没有影响材料的结构,所得样品都为单一的橄榄石型;充放电结果表明掺杂Mg2+为0.02的样品即LiFe0.98Mg<,002>PO4/C电化学性能最佳,在0.2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9.32 mAh/g,经过50个循环,仍然有138.37 mAh/g,衰减仅率为7.33%.  相似文献   
976.
面临震后成都市沙河段微污染原水的水质情况,提供切实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并为给水厂的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提供依据,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适宜的活性炭投加量和投炭点。结果表明,投加点在流程上越靠前越有利于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充分发挥;活性炭与混凝剂的竞争吸附现象并不明显。活性炭的投量需根据不同水质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针对成都沙河段的原水水质,试验所确定的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10~15mg/L。  相似文献   
977.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连续熏蒸培养法(Sequential fumigation incubation),测定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以及高山草甸土壤中活性有机碳(MAC)的变化,分析MAC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总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年中,MAC在不同林分的0~10、10~25 cm土层中的变化从大到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每一季节中,不同林分的MAC从大到小为草甸、矮林、针叶林、阔叶林,且0~10 cm土层中的MAC含量显著高于10~25 cm土层中的;(2)在不同土层中,MAC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总有机碳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总之,武夷山山地森林MAC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可能是MAC季节变化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978.
为了研究储层孔隙介质对CO2注入地层后相态的影响情况,建立了真实岩心中相变的超声波测试方法.对比CO2在低于临界温度26.0℃和高于临界温度48.0℃两种情况下,分别在超声波测试装置、空筒、DBRPVT分析装置中的相变情况.对比可以得出:①在临界温度以下,孔隙介质的存在对CO2相变点的影响不大;②临界温度以上时,孔隙介质的存在使CO2的p-V关系曲线的拐点值有比较大的降低,从空筒中测试的10.89 MPa降到5.51 MPa;③温度对CO2在孔隙介质中的p-V关系曲线的拐点的影响比较小;④超声波在测试孔隙介质中CO2的相变点时,振幅变化比较明显,时差的变化比较小.  相似文献   
979.
在碳纳米管为骨架的明胶复合弹性体的形成过程中预埋铜粉,并经过炭化、还原、真空烧结等热处理,制备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碳纳米管与铜基形成了网络互穿的结构.摩擦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9%,复合材料的耐摩擦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80.
采用ProMax2.0模拟了30% (质量分数)单乙醇胺填料塔吸收 - 解吸CO2的传统流程,考察了贫吸收液CO2负载(CLL)和溶液循环流速(SCR)对解吸用再沸器热负荷(Qreb)的影响.全系统模拟结果表明,当CO2 移除效率为90%时,CLL增加导致Qreb显著下降后再缓慢上升,其最佳值为0.20 mol CO2/mol MEA (MCPM),此时Qreb达最小值3.24 GJ/t CO2.单独的解吸系统模拟结果显示,当CLL 和富吸收液CO2负载(CRL)不变时,解吸塔中富胺进料流量的变化不影响热负荷.然而,由于全吸收 - 解吸系统CLL和CRL的变化则直接导致解吸塔富胺进料流量和热负荷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