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02篇 |
免费 | 265篇 |
国内免费 | 25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0篇 |
丛书文集 | 128篇 |
教育与普及 | 3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4篇 |
现状及发展 | 30篇 |
综合类 | 49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240篇 |
2014年 | 249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322篇 |
2011年 | 310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34篇 |
2008年 | 189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253篇 |
2005年 | 268篇 |
2004年 | 234篇 |
2003年 | 221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目的】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前景良好,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风险。基于贝叶斯网络原理,对林业碳汇项目进行系统风险评价,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核证自愿减排(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林业碳汇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领域林业碳汇专家知识,通过确定网络结构与计算风险参数,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林业碳汇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结合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信息,确定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清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贝叶斯网络结构;根据专家对各类风险因子发生概率及影响大小的打分,利用熵权法计算风险因子权重,以此获得每位专家对于风险源及总风险的评价结果,得到贝叶斯网络运行的全部参数。利用构建的风险评价模型,测度CCER林业碳汇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并判断各类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考虑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特征差异,对该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适应性调整,纳入项目类型节点,通过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概率模拟功能,计算4类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风险值,比较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风险差异。【结果】①CCER林业碳汇项目整体风险值为1.932,四大类风险的风险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风险值分别为2.150、2.022、1.925、1.546;②CCER林业碳汇项目中政策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林业碳汇交易规则变化、国家减排政策变化;市场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租金上涨;技术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项目未能获得签发、项目未能获得备案;自然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为病虫害、森林火灾;③不同类型CCER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碳汇造林项目、竹子造林项目、森林经营项目、竹林经营项目,风险值分别为2.221、2.121、1.954、1.705。【结论】贝叶斯网络能够综合考虑风险水平及风险影响关系两方面信息,在项目风险评价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当前条件下CCER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水平中等,政策风险与市场风险相对较高,企业主体参与林业碳汇项目投资决策时,应密切关注碳汇市场相关政策变化,对项目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有关部门应注重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并提高碳汇市场的稳定性与活跃性;简化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程序,以降低项目开发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62.
在不同浓度的硫溶液中, 通过化学浸渍方法将单质硫负载到活性炭纤维(ACF)表面, 得到活性炭纤维负载硫(ACF/S)材料。在不同气氛下(HCl, SO2, HCl+SO2)的垃圾焚烧模拟烟气中, 以ACF/S对烟气铅进行吸收实验,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研究其对铅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 ACF/S中的单质硫大多富集在ACF表面, 对ACF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但明显提高了ACF对铅的去除效果。此外, 在不同的烟气氛围(HCl, SO2, HCl+SO2)中, ACF/S均对烟气铅均有较好的捕集效果, 对颗粒铅捕集率均达到65%以上, 对气态铅均达到80%以上。因此, 利用硫改性活性炭纤维提高焚烧烟气中的铅的捕集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3.
碳纳米管及石墨烯饱和吸收体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锁模器相比,具有强饱和吸收、超快恢复时间、宽带宽、高光损伤阈值、易制作以及与光纤和纳米器件兼容等优点.对用于超短脉冲激光器的碳纳米管及石墨烯饱和吸收体的制作方法进行综述,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分析硝化细菌的硝化性能及种属类别,研究了高铁酸盐与高锰酸盐预氧化对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硝化细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作用并没有改变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硝化细菌的种属类别,但可通过提高硝化细菌的硝化性能,改善生物活性炭工艺的除氮效能. 相似文献
165.
由于CoCr2O4尖晶石纳米粉体对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甲酸具有光催化作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0.8Na0.2Cr2O4尖晶石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RS)、扫描电镜(SEM)对其成晶温度、晶体结构和光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oCr2O4掺杂金属Na制备的Co0.8Na0.2Cr2O4属尖晶石结构,掺杂后晶格略有膨胀,禁带宽度变宽,吸光性能增强。在175 W高压汞灯照射下,Co0.8Na0.2Cr2O4比CoCr2O4对光催化还原CO2制取甲酸活性高。 相似文献
166.
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空气净化网的研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以具有直通孔的成型支承体胶粘活性炭)AC)为复合载体,采用浸涂法在复合载体上形成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薄壳层,制备出可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的的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净化网。对净化性能考察结果表明,以功率为6W、波长254nm的紫外杀菌灯照射3h,其甲本净化率为98.8%,三氯乙烯(TCE)净化率为99.5%,硫化氢净化率为99.6%,氨气净化率为96.5%,甲醛净化率为98.5%,一氧化碳净化率为6 相似文献
167.
通过将其他元素或原子基团掺入氢化非晶碳膜网结构中的方法,可以实现对α-C:H薄膜的改性,赋予α-C:H膜新的特性,从而满足某些特殊应用的需要,用含胺基的碳氢化合物正丁胺作为碳源,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α-C:H膜.薄膜的红外光分析表明胺基团已掺入薄膜的网络结构中,喇曼光谱分析表明薄膜具有无序态碳、三配位碳和四配位碳原子的混合结构,但主要成份为无序态碳,将掺胺的α-C:H薄膜作为质量传 相似文献
168.
Rich oxygen-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RO-BAC)method developed from traditional BAC method is a sys-tem in which high pressure is applied to improve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of the influent.Experiment withwastewater and the slightly deteriorated raw water showsthe system is an effective option for advanced treatmentof industry wastewater and pretreatment of slightly dete-riorated raw water.Th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9.
利用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采用C2H2/Ar,CH4/Ar,C6H6/Ar放电合成碳簇分子和离子。采用TOF-飞行时间质谱和激光电离技术来研究和分析产物分布。讨论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中性碳簇分子和离子的分布民情况,并对反应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讨论从反应机理来看,在相似的等离子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气体,如C2H2/Ar,CH4/Ar,C6H6/Ar等所得到碳簇分布非常相似。另外,当增加等离子体反应器通道长度 相似文献
170.
以福建省武夷山亚热带常绿阔叶米槠林为研究对象, 开展氮添加实验。采用4个氮添加梯度(CK, N50, N100和N150, 分别表示氮添加0, 50, 100和150 kg/(hm2·a))模拟自然氮沉降变化, 探究氮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添加对表层土壤(0~20 cm)总有机碳的影响不显著, 对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两种不同碳组分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 N100和N150处理分别使土壤POC含量显著上升110.7%和147.9% (p1 = 0.024, p2 < 0.001); 土壤MAOC含量则随氮添加量升高呈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土壤呼吸速率的年际波动呈单峰式, 且在不同观测时间内, 各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对氮添加的响应不同。通过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拟合方程计算, 得到2018—2020年CK, N50, N100和N150样地土壤呼吸年均碳排放量分别为1205.31, 1191.56, 1287.56和1128.61 g C/m2。其中, N50样地与CK样地无显著差异, N100样地显著上升6.82% (p<0.001), N150显著下降 6.8% (p<0.001), 即N100可以促进土壤呼吸年碳排放, 而N150对土壤呼吸年碳排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