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57篇
综合类   103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基于T细胞的逆线性分化假说建立了非线性理论模型,利用此模型,得出记忆T细胞逆线性分化模型确有记忆机制,并发现记忆强度与抗原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2.
硒化藻蓝蛋白生物材料抗肝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富硒培养的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纯化硒化藻蓝蛋白,采用光固定法固定硒化藻蓝蛋白到组织培养聚苯乙烯(PSt)基板上,制备生物材料,研究这种材料对体外肝癌细胞7402的抑制作用,并与藻蓝蛋白固定化材料以及亚硒酸钠作对照。  相似文献   
943.
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引起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的一个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上对具有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使用的标准治疗方案是使用靶向EGFR的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然而,患者使用此类小分子抑制剂药物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现象,因此临床亟需发展新的技术来克服耐药现象,提升靶向治疗的长期疗效。由于EGFR突变肺癌以及此类肺癌对靶向药物产生耐药后对EGFR突变蛋白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开发新型蛋白降解剂特异性地降解EGFR致病蛋白为治疗肺癌和克服肿瘤耐药提供了一种极有潜力的解决途径。目前,已经有多种靶向EGFR蛋白降解的策略用于清除肺癌细胞中的EGFR蛋白,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溶酶体靶向降解技术(LYTAC)和基于EGFR和TRIB3相互作用的订书肽。文章主要就上述三种技术在EGFR蛋白靶向降解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NSCLC治疗中的潜在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4.
根据genbank序列,参照植物偏性密码子,设计合成适合植物表达的布鲁菌rplL基因和omp31基因。将携带植物表达优化序列的rplL基因片段与pBI-121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rplL;将omp31基因与相应酶切并携带植物表达特征序列的pMD19-T6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质粒,之后酶切获得携带植物表达优化序列的omp31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pBI-121载体,从而构建出带有不同目的片段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为下一步检测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5.
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原因.2名澳大利亚科学家不受主流医学思想的限制,开创性地证明了一种新发现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原因,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使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成为一种可治愈、不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为表彰两人的贡献,瑞典皇家Karolinska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决定授予他们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946.
为筛选并克隆新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候选抗原基因,以日本血吸虫成虫总DNA为模板,通过生物信息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日本血吸虫全基因组中筛选目的基因.根据所筛选到的目的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入pBS-T载体后转入到大肠杆菌DH5a菌株,筛选阳性克隆.通过对阳性菌落质粒进行PcR予以证实.最终成功筛选并克隆到日本血吸虫体壁候选抗原基因.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IF的表达。结果MIF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MIF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肿瘤直径无关联性(P〉0.05)。结论MIF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及其受体3(R3)与肿瘤关系密切.研究COX-2和VEGF-C、D、R3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淋巴管生成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中COX-2和VEGF-C、D、R3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研究.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和VEGF-C、VEGF-R3mRNA表达均高于相应的癌旁非癌组织(P<0.05),其中COX-2和VEGF-C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5),且COX-2和VEGF-C mRNA表达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有COX-2和VEGF-C、D、R3的高表达,而COX-2可能参与VEGF-C、D和/或R3淋巴管生成通路,其表达可能在胃癌淋巴管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形态特点,误诊和漏诊的防范.方法:对近年诊断的50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相关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中有35例发生于胃窦、胃角,占70%,13例为弥漫浸润型,占26%.经典型印戒细胞和大印戒细胞多位于粘膜浅层,而小印戒细胞多位于深部.29例癌旁粘膜腺体有肠化及球样异型增生.结论:印戒细胞癌好发于胃窦及胃角,易形成弥漫浸润;分化程度不同的肿瘤细胞在分布区位上有一定的规律性;诊断中须与黄色瘤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肌间神经节细胞、浆细胞等仔细鉴别;癌旁粘膜腺体上皮有球样异型增生,支持球样异型增生是印戒细胞癌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病因,临床分期系统的改动及治疗方案进展.方法:通过翻译、收集、国内外对肺癌研究的病因、临床分期系统的改动及治疗方案的新进展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吸烟为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氡气是226镭的衰变产物,有放射性,为肺癌的第二病因,遗传和基因的改变与肺癌关系密切.肺癌新分期系统的改动,提出了肺癌的综合治疗.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遗传和基因是一种外因通过内因发病的因素,新的临床分期系统的改动,顺铂治疗方案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