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57篇
综合类   103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microRNAs (miRNAs)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cer.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athways through which miRNAs regulate these processes,e.g.,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iRNAs and their target genes with regard to different pathological status of breast cancer,such as histological grades.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roles of miRNA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istological grades of breast cancer with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Based on a microar...  相似文献   
922.
为了探究石见穿主要成分,分析其治疗胃癌的可能机制及作用靶点,借助HPLC-Q-TOF- MS/MS技术对石见穿水提物进行分析,并运用TCMSP平台筛选石见穿潜在活性成分,从石见穿水提物中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主要包括酚酸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其中,具有较好体内活性作用的成分共计9个.通过搜索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活性成分的治疗靶点,并与DisGeNET数据库检索所得的胃癌靶点取交集,获得石见穿治疗胃癌的靶点共计18个.通过DAVID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石见穿在胃癌治疗中共涉及到48个生物过程(BP),8个细胞组分(CC)、27个分子功能(MF)及8条通路.最后,运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结果表明EGFR、CDH1、CTNNB1、PTGS2、EGF等在内的靶点蛋白在PPI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此,可得出结论,石见穿体内活性成分较为丰富,主要通过对药物反应、质膜、酶结合等,发挥抑制增殖、迁移,诱导凋亡,降低耐药等作用而治疗胃癌.  相似文献   
923.
金属纳米团簇具有独特的超小尺寸和光、磁、催化等性能,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征,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备受关注.但其存在发光效率偏低、活体代谢速度较快等问题.为此介绍近几年通过合成优化和发光调控等方法提高金属纳米团簇的检测与成像灵敏度和肿瘤诊疗能力的研究进展.探究金属纳米团簇的肾代谢和生物酶催化性能;开发具有精确原子数、高效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性的金属纳米团簇;突破其近红外发光量子产率限制,提高光声-磁共振造影等性能,将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24.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而环境的恶化也会体现在居民的公共健康上,尤其是癌症高发现象.癌症病例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是人地关系演变的结果,成为社会群体格外关心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选取江汉平原的仙桃市为案例,根据居民就诊记录提取居民癌症病例人数,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描述癌症的空间分布规律,探测患者在空间上聚集性特征;通过空间统计学方法描述外部环境因子与癌症空间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案例区癌症患者聚集分布明显但区域差异显著,总体呈现多中心分布格局.癌症病例多集中于河流下游、乡镇工业区和化工厂集聚区,距工厂的距离与癌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高度相关,而医疗设施短缺地区对癌症发病具有一定影响,癌症高发聚落点大部分在距离河流5 km的范围内.该结果验证了仙桃市工厂布局、医疗水平和水体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江汉平原区域相关环境污染整治和开展环境与人群健康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5.
 为探讨BSD2000 深部相控阵聚能热疗系统(BSD2000)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 收集2009 年10 月至2014 年10 月在北京医院肿瘤内科确诊的30 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 给予化疗同时联合局部热疗的治疗方法(联合组), 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30 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 仅给予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化疗组), 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在生活质量及疼痛改善方面有无差异。结果显示, 联合组和化疗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6.7%和83%、76%, 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联合组治疗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化疗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两组相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热疗与化疗联合并不增加毒副反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 在化疗基础上联合热疗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治疗简单, 副作用较小, 临床可操作性好,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26.
观察阿霉素对SGC-7901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质量浓度值;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阿霉素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霉素对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5.7μg.mL-1;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典型的梯形条带,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阿霉素能抑制细胞增殖,可致细胞形态学改变,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凋亡峰.说明阿霉素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27.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检索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肺癌和靶向治疗为关键词,检索1995~2007年有关文献.结果: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经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15%.肺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密切相关,这正是采用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结论:分子靶向治疗正逐渐被医学界所重视,并成为21世纪肺癌治疗最具希望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28.
改进拉格朗日(Lagrange)乘子算法为一种二维时域微波断层成像方法,用于检测早期乳腺肿瘤。该方法首先将成像逆问题表示为最优化问题;其次,应用泛函分析和变分法,导出闭式的目标泛函关于电参数的Fréchet导数;最后,借助Polak-Ribière-Polyak(PRP)共轭梯度(CG)法和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迭代求解。为了抑制噪声和伪像,采用了吉洪诺夫(Tikhonov)正则化方案。数值算例中,对二维乳房模型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9.
 临床验证了一种有效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鉴定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应用于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临床检测。分别取1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抗凝静脉血7.5mL,加入经标记的培养乳腺癌细胞SKBR-3,抗白细胞抗体偶联的纳米磁珠阴性富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读取细胞并计数,通过细胞的回收率对富集方法予以评价;分别取20名健康志愿者、15名临床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抗凝静脉血7.5mL,对所取血液进行编盲处理,经富集、免疫荧光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读取并判定循环肿瘤细胞,通过两组间检测到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差异对该研究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0名健康志愿者血液中加入培养细胞的平均回收率为75%;加入的培养细胞抗角化蛋白(CK18)染色阳性、抗Her2染色阳性、抗CD45染色阴性,符合乳腺癌细胞的特征;揭盲后结果显示,20名健康志愿者血液均未报告有循环肿瘤细胞,而在乳腺癌患者中,CTC数目小于3个(0—2)者占所检测患者的33.3%,大于3个者占66.7%。由此得出结论:该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鉴定方法对外周血CTC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且对于CTC的临床诊断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930.
采用硫酸铵法、辛酸二步法、DEAE-Sephadex A50 离子交换柱层析法,从杂交瘤小鼠腹水中纯化人型结核杆菌H37Rv 株特异性抗原TB4 的单克隆抗体,从回收率、纯度和活性3 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硫酸铵法回收率最高,层析法纯度最高,3 种方法对单抗的活性均无大的影响。认为:辛酸二步法可有效地去除白蛋白,适用于大量腹水中单抗的提取、纯化,具有简单、省时等优点;柱层析法适用于小量腹水单抗纯化及分析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