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247篇
教育与普及   1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0篇
现状及发展   68篇
综合类   860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885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在介绍民族学研究海外华人的有关理论和成果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并以东干族为个案,对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华各民族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文化格局作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22.
罗兰.巴特在《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中运用符号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法国当代社会中的各种大众文化形式,提出了解神话策略。他的神话研究对中国目前的大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破除迷思,以理性和科学的眼光研究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23.
民俗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都市民俗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泛化”,泛化的根源在于历史原因、民风变革、心理原因、科技进步等。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基于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民族自信心概念方面存在诸多模糊与混乱,于文化语境上重新阐释了这一概念, 认为民族自信心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内在信仰,它源于一种文化建构,并表现出与民族自尊,民族自负等相关概念截然不同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25.
油茶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止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油茶为试验材料,对其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的发生及防止措施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褐化发生程度与培养温度、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和无机盐含量等因素有关;较高的培养温度、培养基中较高浓度的无机盐、较高浓度的激素及木质化程度高的外植体都会促进褐化的发生;培养基中加入吸附剂能有效地抑制褐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6.
校园功能分区是高校校园规划的最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山西师范大学(一校区)校园规划布局现状,从突出各类校舍功能的角度首次将山西师范大学(一校区)校园划分为七个功能区,并结合各功能区现状提出了我校未来功能区优化发展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7.
关于《土生子》中象征意义写作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的浊说《土生子》的深层次理解,对其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求探讨这部具有不可思议吸引力的小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8.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纵观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老子》都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政治论、方法论和艺术论诸方面来观照《老子》思想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29.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盘古神话不是当地原始社会神话的遗存,而是汉籍中的盘古神话随北方汉族道教在南方的广泛传播而流传开来的。神话传播研究是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的基础和前提。用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方法值得纠正。  相似文献   
130.
在丁玲早期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作家在爱、恨、生、死中展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从人物形象与书写本身相结合可以看出丁玲文本中的“反文化”色彩。结合丁玲所处的时代及其生活经历加以分析。挖掘丁玲此类作品的成因和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其先锋性对后来女性作家的影响,很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