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基于阿姆河右岸地区31块饱和盐水的灰岩岩样的岩石物性测试数据,对Castagna等提出的纵波速度-密度的多项式和指数关系式的正确性进行了分析.实际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Castagna等提出的指数关系式在该区的预测误差较大,而多项式关系式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区灰岩岩样的纵波速度-密度的关系,且随着围压的增加,多项式拟合的精度逐步提高,有效地验证了多项式关系式的正确性.该结论有助于研究区的储层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张洁玙 《科学之友》2009,(12):36-37
通过工程实例,结合岩溶地质条件下不同类型地貌单元的特点,分析了强夯地基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与正确应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常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和日本千代田公司的CT-121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和脱硫性能,由此对两种工艺的电耗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4.
对华容注滋口大桥C50T型梁试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改变集料的破碎工艺、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改进施工工艺等措施成功配制了C50高强度混凝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石灰石对MgO质中间包干式料经110℃×2 h,1 100℃×3 h和1 500℃×3 h热处理后的常温物理性能及解体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分析了1 500℃×3 h热处理后干式料中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加入量的增加,经1 500℃×3 h热处理后MgO质干式料表观密度显著降低,材料的线变化率逐渐减小;当添加细颗粒石灰石时,材料的耐压强度明显降低,材料易于解体。干式料性能的变化主要同高温热处理后材料中的物相组成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96.
97.
在泡罩塔的基础上 ,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喷射鼓泡式脱硫净化装置 ,介绍了该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并利用实际运行系统对装置的除尘和脱硫效果进行了测试 ,发现该装置具有运行阻力小 ,除尘效率高 (达 97%以上 ) ,脱硫效率高 (达 85 %以上 )等特点 ,可以有效地解决燃煤锅炉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8.
中国古代使用石灰的时间很早,但有关它发展演变的历史,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考古证实,还在4000年前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已经有了用石灰岩燔烧的石灰,而最早记载石灰的《周礼》,其中的石灰却是用牡蛎壳燔烧的。然自汉迄明清,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使用的石灰则多系以石灰岩燔烧而成,且应用渐广,举凡居家日用、军事战争、治病疗疾乃至丧葬习俗及道士炼丹等活动,石灰都曾在其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毕节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的分析,为治理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发育提供科学依据。利用Edars和ARCGIS,参考1:50000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中的景观特征指数和景观异质性指数对土地利用景观演化特征比较分析,1992—2008年间,石灰岩地区林地仍占主导地位,除水域和建筑用地增加外,其...  相似文献   
100.
广西浪平地区石炭纪地层出露完整,在黄龙组底部发育一套核形石生物碎屑灰岩.为了深入认识核形石的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开展了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核形石生物碎屑灰岩中虫筳类化石表现出Profusulinella aljutovica-Taitzehoella taitzehoensis extensa带的特征,指示其发育在莫斯科期的初期.本文共识别出4种核形石类型:泥晶核形石、富屑纹层核形石、藻(菌)纹层核形石和复合纹层核形石;以及4种沉积微相:MF1,MF2,MF3和MF4.在莫斯科期初期,海平面开始回升,使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发生变化,为核形石的形成提供了微生物活动基础和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