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2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5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崔虹燕 《太原科技》2007,164(9):28-29,31
分析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论述了克隆技术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其所引出的伦理、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2.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的克隆性增殖T细胞及其CDR3序列的特点。方法:利用RT-PCR和基因扫描分析1例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CR Vα和Vβ基因的互补决定区(CDR3),了解各Vα和Vβ亚家族的限制性表达情况和T细胞克隆性增殖特点,寡克隆的PCR产物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该病人外周血T细胞表达18个TCR Vα和12个TCR Vβ亚家族,其中Vα13、Vα18、Vβ1和Vβ21亚家族呈寡克隆性。CDR3序列分析获得3个TCR克隆基因序列,分别为Vα13NJα49、Vα18NJα50和Vβ21NDβNJβ2.7。结论:获得1例CML病人外周血克隆性增殖αβ T细胞的3个TCR基因CDR3序列,提示病人可能存在与CML细胞抗原相关的Vα13/Vβ21或Vα18/Vβ21T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173.
《创新科技》2005,(8):55
这5只小猫是不久前通过两只克隆野猫自然交配而产下的。据研究人员介绍,一只雄性克隆猫已与两只雌性克隆猫通过自然交配方式成功生育了8只小猫。在此之前,克隆的羊、老鼠、牛也曾实现自然繁育,但这还是第一次实现两个克隆野生动物之间的自然交配,这表明,克隆技术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174.
为了获取全长的小分子G-蛋白Rab3a,以用于研究Rab3a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关系,本实验以人胎盘总cDNA为模板,PCR扩增到人Rab3a cDNA全编码区。产物回收后克隆于质粒pYESTrp2的BamHI/Xhol位点,测序结果表明,本实验获得的Rab3a cDNA包含了起始和终止密码子。与PCR引物设计的参照Rab3a比较有5个核苷酸变异,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由此表明本实验获得的Rab3a cDNA可用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两种新配体--血小板生成素Ⅱ(TPOⅡ)在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以Babl/c纯系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腹腔连续7d分组注射提纯的TPOⅡ配体Ⅰ、人工合成的TPOⅡ配体Ⅱ及重组的人血小板生成素,并于第7d末测定小鼠外周血小板数量,分析TPOⅡ体内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实验第7d,TPOⅡ配体Ⅰ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小板数明显高于同期阴性对照组(P<0.05),与rhTPO阳性对照组相弱则无明显差异(P>0.05);第14d,TPOⅡ的两个实验组的血小板数均较同期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随实验时间的延长,TPOⅡ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血小板数均呈升高趋势。结论:提纯的TPOⅡ配体Ⅰ促进小鼠外周血小板的产生,其升高血小板的能力与rhT-PO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6.
大熊猫高度重复序列DNA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政安 《科学通报》1989,34(23):1823-1823
有关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属于熊科(Ursidae)、浣熊科(Procyonidae)或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的分类争论已延续了120年之久。近年来,根据单链DNA杂交、同工酶遗传距离、免疫距离、染色体G带及蛋白双向电泳等方法分析的结果,建议将大熊猫归类为熊科动物大熊猫亚科。这些研究均依据“分子钟”假说。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DNA,尤其在限制性卫星DNA的研究中,已查明某些卫星DNA与生物进化有关,某些卫星DNA表现出某种属(Genus)专一性,而某些卫  相似文献   
177.
针对瓶颈工序光刻过程中考虑能源消耗、多类型多数量的掩膜资源、换模等约束的非等效并行机调度问题,进行了改进型免疫克隆选择算法的调度方法研究.首先对问题域进行描述,以最小化总加权完成时间与能源消耗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精英策略的多目标免疫克隆选择算法,该算法融合了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排序规则,并引入深度邻域搜索算子、种群更新算子以提高算法搜索性能及挖掘性能.最后,对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8.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途径。本研究利用Tail-PCR技术从杂交鹅掌楸中克隆LhARF2基因5′端上游2 637 bp序列,即pLhARF2启动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PlantCARE分析其包含的调控元件,发现其含有启动子必需元件TATA-box和CAAT-box,以及压力响应、激素响应、光信号转导和代谢循环过程元件。构建pLhARF2-pCAMBIA1300:GUS植物表达载体并瞬时浸染本氏烟草叶片,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活性,发现在烟草叶片中有蓝色斑块,但颜色较浅。实验结果推测杂交鹅掌楸pLhARF2启动子可以调控GUS基因活性,为下一步研究启动子遗传转化的组织表达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9.
180.
2005年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试验,“只要这种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的生命原则”。从表决的结果看,投反对票的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新加坡等35国完全处在少数,不仅明显低于赞成票(包括美国、德国、荷兰、巴西等71国),也低于弃权票(伊斯兰国家等43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