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4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23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182.
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内生成长模式及培育途径——以内蒙古稀土产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西部产业内生成长模式意识,立足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区域,对加快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高耗、低效、粗放经营的外延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3.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经历“火炬计划”的实施和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确立两个主要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跃。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分布彰显宁波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企业数目及产值稳步增加。 相似文献
184.
中国与东盟某些国家相比,至少存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长期仍处于逆差状态等差距。目前中国可以在促进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网络安全、发展高新技术经济合作园区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5.
李中兴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1-2,9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将从根本上决定21世纪各个城市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济源市作为一个中部中型城市,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对其进行改造。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6.
187.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不足,结合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过程的特征,将其研发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个前后相续的子阶段,考虑“子阶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初始投入在两个子阶段间的分配结构”,构建了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从而实现了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测算方法的改进,运用该模型实证测评了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研发创新的整体及各子阶段的效率,并同时得到初始投入的配置信息. 与现有研究相比,该模型突破了传统DEA模型无视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系统内部组织结构的限制.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不论是从研发创新整体上,还是从研发创新的两个子阶段,效率值都偏低,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两阶段效率矩阵图可知,除了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业等3个细分行业属于高效集约型研发创新,大部分行业表现为两个子阶段效率双差或一强一差;根据17个细分行业所隶属的5个产业大类来分析,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研发创新过程的整体效率最高、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最低. 相似文献
188.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全球多式联运网络的形成推动了资源的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改变了制造产业的空间分布形态.本文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产业的选址优化问题,提出选址优化与分布-分配相结合的双层规划模型.在模型中运输网络被拆分成原材料运输网络和产品运输网络,上层模型用于确定产业的选址方案和原材料及产品流量的OD矩阵,下层模型用于计算OD流量在运输网络中的交通流特征.为求解模型,设计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算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求解算法,并以中国钢铁制造产业的选址为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可以有效帮助决策者实施制造产业的选址决策. 相似文献
189.
河南外贸发展与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常士正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62-66
正确认识外贸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不仅需要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还需要分析外贸进出口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调性。以灰色理论为基础,依据河南省1990-2004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河南省外贸进出口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揭示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其外贸进出口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将为制定河南外经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