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9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25篇 |
综合类 | 212篇 |
自然研究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SCD1基因缺失对小鼠脏器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SCD1-/-小鼠及其杂合子SCD1+/-小鼠,称取体质量及主要脏器,观察其脏器系数。比较不同周龄SCD1-/-小鼠及其杂合子SCD1+/-小鼠的血液细胞学和生化指标,观察其变化特点。结果 8周龄SCD1-/-小鼠与杂合子小鼠比较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6~8周龄SCD1-/-小鼠与杂合子小鼠的血液细胞学指标相比RBC、MPV、PCT显著降低(P<0.05),MCV、MCH、RDW、PDW、PLT、LYM显著增高(P<0.05);血清生化指标ALB、TC、TG极显著降低(P<0.01),ALP、ALT、UA极显著增高(P<0.01)。16~18周龄SCD1-/-小鼠与杂合子小鼠的血液细胞学指标MCHC、PLT、PCT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RDW、HCT、MCV都极显著增高(P<0.01);血清生化指标ALP、TC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 SCD1基因缺失对小鼠鼠脏器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李勇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1):96-100
根据调查问卷,对器官移植捐献认知度和意愿度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建立多项回归Logistic模型,借助SPSS等软件,得出调查人群对器官捐献认知度和意愿度的基本情况、各因素对器官捐献认知和意愿的影响等结论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导6例3~7月胎儿造釉器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硷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脂酶(NSE)、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组织化学改变。其中三例为钟状期,另三例为钟状末期或硬组织形成期。造釉器的外釉上皮、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均显示ALP活性。内釉上皮则为阴性。但在发育后斯,在内釉上皮之间的细胞间隙显示有ALP活性。造釉器的各种细胞均显示ACP活性,以内釉上皮活性最高,特别是在Tomes突部位。NSE活性类似于ACP,但活性较低。造釉器各种细胞均显示有LDH和SDH活性,但后者活性性弱。除SDH外,上述诸酶的活性均随胎龄增长而增强。在分布上,则其活性是从造釉器帽部向颈攀部递减。本文还报导,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分泌期造釉细胞的Tomes突,并且发现这里的酶活性最强。根据上述发现,本文讨论了硷性和酸性磷酸酶在硬组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牙胚造釉器的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34.
采用0.5%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云南树鼩的肝脏、胃、小肠、胰腺、睾丸和卵巢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组中,乳酸脱氢酶均呈现为5种不同分子形式的同工酶.其LDH_4至LDH_1同工酶随电泳迁移率的增大依次趋于阳极端,LDH_5同工酶则趋于阴极端.按分光光度比色定量法对各同工酶组分进行洗脱定量,分别测得6种组织中5种同工酶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酶谱分析,提示在6种不同组织中由于A、B两种基因表达活性的差异,其酶谱特征也各不相同.文中对树鼩6种组织的LDH同工酶的H和M亚基百分率及H/M亚基比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提示这与各类组织的生物学功能及代谢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35.
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解剖结构如下: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四原型,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不明显。茎表皮具腺毛,皮层有油细胞分布,茎的初生结构维管束排列紧密,无明显髓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具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内侧导管具明显复穿孔,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叶为异面叶,表皮具表皮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规则,具大的胞间隙;叶肉中具油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共8束,主脉维管束包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 相似文献
36.
In this paper we made a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expatiation of the 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bio-manufacture.Based on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and process of bioengineering,its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and corresponding researches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通过用多效唑对冬小麦浸种和各时期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证明,在冬小麦上拔节期前4—5天,喷施多效唑196ppm为最合适。并从群体器官结构水平揭示了多效唑的作用,表现在能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厚度;稳定后期叶面积;改善产量因素结构。增产率小区试验(对照倒伏情况下)30.75%,大区试验为10.7—11.9%。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大蒜多糖B(GP-B)对免疫抑制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用氢化可的松(HC)皮下注射制造免疫功能抑制的动物模型,以左旋咪唑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给模型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多糖溶液,连续12 d,灌胃多糖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1 600、800和400 mg/kg.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的百分比,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实验对大蒜多糖B的免疫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以大蒜多糖B质量分数为800 ms/kg灌胃的小鼠CD_3~+CD_4~+T细胞百分率以及CD_4~+/CD_8~+比值明显增高(P<0.05),同时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显著增强(P<0.05).但该浓度的GP-B降低了CD_3~+CD_8~+细胞百分比(P<0.05),且对脾T淋巴细胞转化率无促进作用.结论:大蒜多糖B对免疫抑制小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9.
鱼类松果体是传达外界信息到体内的主要传感器之一,其分泌的褪黑激素与鱼类生殖活动密切相关.为了阐明大弹涂鱼松果体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运用组织细胞学方法研究了大弹涂鱼松果体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大弹涂鱼松果体位于端脑和中脑之间,由松果体柄和终囊两部分组成,具有背囊结构.松果体柄细长,细胞排列紧密,柄中有空腔,开口与第三脑室相通;松果体终囊膨大成梨形,且有空腔,腔内有皱褶,终囊顶部表面有黑色素细胞;背囊位于终囊下方,形状不规则,其囊壁向囊腔内反复折叠,形成许多复杂、盘旋曲折的内褶,背囊内部可见血细胞.研究结果为将来揭示大弹涂鱼半月周期产卵的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