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7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373篇
系统科学   284篇
丛书文集   918篇
教育与普及   3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5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7707篇
自然研究   50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1449篇
  2013年   1017篇
  2012年   2133篇
  2011年   2208篇
  2010年   1905篇
  2009年   2160篇
  2008年   2365篇
  2007年   2764篇
  2006年   2217篇
  2005年   1803篇
  2004年   1639篇
  2003年   1597篇
  2002年   1329篇
  2001年   1168篇
  2000年   815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大学生在婚恋观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正视盲目追求现代性所带来的认识误区,又要考量传统婚恋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实践意义上,物化与享乐主义思想,逃避义务、虚无责任的态度,违背善良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利于积极婚恋观的培养,而贤贤易色、相济相生、互敬互爱、忠贞不二等传统婚恋道德有助于健康婚恋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992.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使其备受各级政府的重视。曲靖市旅游业拥有宜人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发达的经济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观光旅游的景点知名度相对较低、基础性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意识薄弱、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为此,应通过科学规划,大力发展休闲游、自驾游等方式,以促进整个旅游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93.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以古雅平正著称于世。他的学记文或言兴学、或言自学,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即施民以教化、学行并重、学非“天成”、广其学而坚其守。这些教育观念对宋代教育以及后世学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作为新中国国际私法学奠基人之一,李双元先生教育思想不仅仅限于国际私法领域,而是广泛照耀于他几十载法学教学研究的历程中。这一思想宝藏,蕴含着对新中国教育尤其是国际法学教学科研有突出贡献的一代宗师的智慧灵光。而今初探先生的教育思想,涵括法学教育思想与法哲学思想等,不仅是出于后学敬仰先生的中华传统,更主要的是这对促进中国教育尤其是法学教学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动的。环境决定人的发展,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环境。高职院校图书馆德育环境建设要立足学生人格培养,优化德育资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高素质的馆员队伍为前提、高品位的文化建设为重点、开拓性的实践为关键、严格的管理为保障,发挥导向、凝聚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996.
交际法在美国外语教学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局面。在阅读大量美国外语教学理论与原则的文献与交际法、折中主义教学法论文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折中主义的趋势,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回顾了我国的德育发展史,重点介绍了知性德育的引进及其地位的确立过程,肯定了知性德育的历史贡献,指出了其不足与局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人们对知性德育的误解与误用,提出了应对知性德育进行重新认识和辩证对待的意见,以供德育决策者和实践者思考。  相似文献   
998.
汉末魏初,荐举文书中的人物评价标准经过西汉对士人忠与谋的重视,东汉对士人自身秉性的认可而发展成为对士人清名的推崇。“清”成为汉魏易代之际士林人物品评的核心关键词。这种集中体现其时士人理想人格之“清”在承袭士人清白品性的传统意义之外,更增添了士人在乱世中激浊、厉俗的新内涵。汉末魏初士人思想的更新是“清”评形成的基础,而统治者对德高望重且清虚自守的士人的需求与召唤又加速了“清”评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9.
田长生 《长春大学学报》2014,(2):208-210,214
儒家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深深地影响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深远而巨大。"止于至善"的人生境界和"君子怀德"的作人原则、"为仁由己"的理性精神、"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观等有益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应植根于仁学思想的文化土壤之中,寻找二者的契合;而其历史局限性恰恰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构建民族院校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理论基础,剖析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指出教学环境生态化的缺失,提出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化教学环境的有效策略,对提高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