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ABSTRACT

Robert Hooke’s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matter-as-vibration provides coherence to a career in natural philosophy which is commonly perceived as scattered and haphazard. It also highlights aspects of his work for which he is rarely credited: besides the creative speculative imagination and practical-instrumental ingenuity for which he is known, it displays lucid and consistent theoretical thought and mathematical skills. Most generally and importantly, however, Hooke’s ‘Principles?…?of Congruity and Incongruity of bodies’ represent a uniquely powerful approach to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 of the New Science: legitim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to the study of nature. This challenge required reshaping the mathematical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an epistemological framework supporting these practices; and a metaphysics which could make sense of this epistemology. Hooke’s ‘Uniform Geometrical or Mechanical Method’ was a bold attempt to answer the three challenges together, by interweaving mathematics through physics into metaphysics and epistemology. Mathematics, in his rendition, was neither an abstract and ideal structure (as it was for Kepler), nor a wholly-flexible, artificial human tool (as it was for Newton). It drew its power from being contingent o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material world.  相似文献   
102.
广东土地革命时期的“秘书专政”现象耐人寻味.革命知识分子因“原罪”而受排挤,因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专政”.其能否发挥作用对革命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3.
文章针对旋转对称矩量法中感应电流的矢量分解特性,引入Daubechies离散小波变换,对旋转对称矩量法生成的稠密阻抗矩阵进行稀疏化预处理,并通过实例编程计算比较,在相同剖分段下,验证了小波旋转对称矩量法的可靠性,改善了计算效率,有效降低了内存占用。  相似文献   
104.
《中国日报》(1900—1913)是中国社会发展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产物,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在中国报刊的发展历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中国日报》发挥了指导革命斗争、进行爱国宣传、抨击保皇思想、改革报刊形式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重点就金融危机对消费模式的改变,制造业回流、向低碳经济迈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全球经济格局和经济范式发生改变的大背景下,就中国转型的条件和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和评述,梳理了科技在支撑中国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就科学知识的发展问题主要有逻辑解释、认知解释和社会解释之分.萨伽德在考虑逻辑因素的情况下,对认知解释和社会解释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提出了解释科学知识发展的整合认知-社会解释纲要(integrated cognitive-social schema).本文先对整合认知-社会解释纲要进行了描述,然后单独从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介绍萨伽德对化学革命案例的解释,最后对整合认知-社会解释纲要及其在化学革命案例上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7.
基于调查报告分析的CIO发展与变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IO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分析了《IT经理世界》和e—works的调查研究报告,介绍了我国CIO的生存现状,进而提出了我国CIO面临时代挑战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旋转二次曲面的几何特征,灵活运用数学中的三重积分的性质。在理论上推导出旋转二次曲面所围成的空间区域之刚体的转动惯量公式。并精确并求一些刚体的转动惯量。  相似文献   
109.
高科技对道德发展起着导向、推动和制约的作用,道德已不再远离经济利益的纯思想性的内容。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如何重新认识道德的意义和价值,建立道德创新的理论基础,探讨道德创新的方法,既是道德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也是道德在新时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和价值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0.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在论述19世纪中叶德国革命前途时,针对当时德国的具体情况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德国可以跨越资产阶段革命阶段,直接进行了共产共主义革命的思想,这表明马克思此时就已经对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可跨越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成为马克思晚年东方社会理论中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先声。因此,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理论价值作出重新评价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