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40篇
系统科学   42篇
丛书文集   148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10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采用双流体模型计算了液氮在垂直管内的上升流动沸腾过程,考察了壁面热通量和液体流量对流动及传热传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上升流动沸腾中重力压降占主导地位;根据截面液体温差的变化可判断沸腾模式的转变;壁面热通量与液相流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沸腾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2.
含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含油制冷剂在6.34和2.50 mm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质量流率为200~400 kg/(m2.s),热流密度为3.2~14 kW/m2,蒸发温度为5°C,进口干度为0.1~0.8,干度变化0.1~0.2,平均油质量分数为0~0.05.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和干度时,润滑油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与大管径换热管相比,油的换热增强效果在小管径换热管内减弱甚至消失,在高干度和高油浓度区,油的存在使换热严重恶化.对于上述换热管,换热系数、油影响因子以及基于制冷剂物性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随油浓度的变化规律缺乏一致性.采用局部油浓度下的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计算得到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局部压降实验数据,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下油影响因子和两相增强因子随整体油浓度、局部油浓度以及干度的变化规律,局部油浓度考虑了含油制冷剂在流动沸腾过程中的非平衡传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与局部油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度,不同干度下斜率变化一致性良好;基于局部油浓度和混合物性的两相增强因子压降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在制冷剂中的实际存在状态及对制冷剂压降的影响规律,且物理意义明确,其预测值与95%以上实验数据的偏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24.
采用Supelco 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苯并[а]芘,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以YWG-CH为色谱柱,乙腈为流动相,荧光法测定了水体中苯并[а]芘的含量.结果表明,苯并[а]芘在1.0×10-16~5.0×10-12g/mL的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浓度为3.0×10-13g/mL的苯并[а]芘6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利用此法测定了自来水及景观用水等水体中苯并[а]芘的含量,回收率在97%~108%之间.  相似文献   
125.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液膜冷却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的液膜冷却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容积法对燃气和液膜控制方程同时进行求解,对燃气和液膜分别采用标准k-ε模型和修正的Van Driest模型描述其湍流流动.燃气的辐射传热采用热流模型计算,同时对液膜干涸点下游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模拟.详细研究了气液界面上质量、动量和热量的传输特性,发现当壁面绝热时,燃气对流传热和液膜蒸发所吸收的汽化潜热在界面热量传递中起主导作用,但燃气的辐射传热和液膜显热不能被忽略.同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液膜长度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良好,对工程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研究补阳还五口服液制备工艺条件.采用煎煮法提取口服液中的多糖成分和黄芪甲苷,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成分,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采用正交设计,得到最佳工艺:煎煮2次,每次0.5 h,浓缩比1∶3,70%醇沉,琼脂作稳定剂.  相似文献   
127.
针对室温氯铝酸盐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间歇过程的不足,从反应体系特性出发,设计了一套可以在反应区原位分离离子液体与反应混合物的连续搅拌釜反应器,使离子液体不与潮湿空气接触,大大提高了其性能稳定性,单位质量催化剂处理的反应物量达到315 cm3/g.cat,大大高于90 cm3/g.cat的文献值.为了解决离子液体催化苯与十二烯烷基化这一液—液两相界面反应系统能够实现连续、高效反应与分离的问题,研发了一整套小型中试装置,离子液体在反应器内迅速混合乳化、高效反应,从反应器流出的离子液体与反应混合物能有效分离,离子液体与反应混合物的再循环量可以独立调节,特别是原位补铝方法,使单位质量离子液体高效地处理反应混合物的容量又得到进一步显著提高,达到1 755 cm3/g.cat.  相似文献   
128.
以酰氯A对消旋体α-苯乙胺进行柱前衍生化处理,以正己烷和异丙醇混合体系为流动相,在自制的手性柱(DNB-PG CSP)上对其进行了对映体分离研究,考察了流动相配比对分离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己烷与异丙醇的体积比为98∶2时,取得了理想的分离效果,分离因子α值达1.26.  相似文献   
129.
A few derivatives of calixaren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1H NNtR, thermal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transport of potassium or calcium ion through the liquid membrane, in which the derivatives act as carriers, has been studied. The electron-effect of the substituent on the upper rim of calixarene possesses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net transport of metal ions. The p- tert-butylcalix[4]arene is the best carrier of calcium ion, compared with p-tert-calix[4]arene(n = 4, 6, 8). The ptert-butylcalix[4]arene acid is better than p-tert-butylcalix [4]arene. The calixr43crown is the best carrier of calcium ions of all the carriers. The pH gradient between the source and receiving phas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K^+ , Ca^2+ ions in the source phase affect mainly transport. After the transport, the pH value of the source phase is found to be decreased, once the calix [n ] arene derivatives act as carrier. But it is not the case for the calix[n] crowns. It might be interpreted as the result of their different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30.
By comput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critical spreading coefficient parameter, it was found that shaped fiber bundle is better for wetting. Liquid-air interface tension of liquid arising the shaped fiber bundle body is considered as one critical factor besides liquid viscosity, inertia force and liquid-fiber interface tension. Experimental result simul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liquid-air interface tens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geometric size of the liquid arising in body, Φ0 (x) and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cross sectional shape of fiber and the radius of single fiber. The shaped fiber bundle model is/ntroduced to/nvestigate liquid flow in fiber assembly. The model is generated based on a random function for stochastic forming of fibers in bundl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is fundamental model with physical explan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liquid flow in fiber assemb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