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161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1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适用于高阶QAM信号的双模式多模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常数模算法(CMA)收敛速度慢、稳态误差大的缺点,利用QAM信号信道利用率高及高阶QAM信号模值不为常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阶QAM信号的双模式多模盲均衡算法(DMMA).该算法以常规的CMA为基础模式,以多模算法(MMA)为第二模式,用该模式对于处在不同模值上的信号,以相对应的模值为参数分别进行均衡.另外,两种模式是同时对信号进行均衡的,并且在第二模式中,利用判决条件对均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判决,使得模值能自动进行切换.利用水声信道对DMMA和CMA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CMA相比,DMMA能针对性地对位于不同模值上的信号分别进行均衡,且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blind separation of nonstation-ary sources and direction-of-arrival (DOA) estimation in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 when there are more sources than sensors. We assume the sources to be time-frequency (TF) disjoint to a certain extent. In particular, the number of sources presented at any TF neighborhood is strictly less than that of sensors. We can identify the real number of active sources and achieve separation in any TF neighborhood by the sparse representation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subspace-based algorithm under the same sparseness assumption, which suffers from the extra noise effect since it can-not estimate the true number of active source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stimate the number of active sourc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F values in any TF neighborhood simultaneously. An-other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a new estimation procedure for the DOA of sources in the underdetermined case, which combines the TF sparseness of sources and the clustering techniqu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and high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both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 and DOA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3.
乔登宇  陈芳炯  韦岗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0):4819-4822
结合多信道子空间理论,结合空时分组码的正交特性,提出了新的盲信道估计算法。首先,根据空时分组码结构特点,将原编码矩阵分解,并将接收矩阵合理地构造,把原信道矩阵重新构造成新的重构信道矩阵。然后求出重构信道矩阵的噪声子空间,之后利用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正交特性,构造出信道矩阵作为变量的线性方程组,因而可以得到信道矩阵的闭式解。对三种典型的空时分组码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林仁刚  郭业才  朱婕  周巧喜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4):5786-5788,5796
为了克服波特间隔常数模算法和T/2(T为字符间隔)分数间隔常数模算法收敛速度慢、稳态误差大的缺点,提出了基于T/4分数间隔的常数模盲均衡新算法,推导了4倍过采样多速率系统和1输入4输出多信道系统模型的公式。该算法采用T/4分数间隔均衡器采样,其采样频率大于奈奎斯特频率,从而避免了因欠采样引起的频谱混叠,均衡器可以更有效地对失真信道进行补偿。与波特间隔、T/2分数间隔均衡器相比,该算法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多径水声信道盲均衡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Lucas序列的盲签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Lucas序列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盲签名方案,其安全性是基于大数分解问题的。该方案签名和验证过程简单,通信成本低,因而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绩效评估应用的广泛,评估过程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描述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和盲签名,讨论了椭圆曲线盲数字签名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在线绩效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层符号常数模的多径水声信道盲均衡算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针对常数模算法(CMA)及符号常数模算法(SCMA)迭代中的大量乘法运算会产生延时的不足,提出了双层符号常数模算法(DSCMA)。该算法采用逐级取符号的办法,将迭代过程中的大量乘法运算转化为比较运算,大大减少了计算量。而基于双层符号常数模的多径水声信道盲均衡器,具有收敛速度快,超量均方误差和计算复杂度小等特点。用负声速梯度信道及深海信道对该盲均衡器性能进行的仿真研究表明:该盲均衡器对多径干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水下数据通信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何文雪  王林  谢剑英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96-198,202
基于多时延解相关准则并利用自然梯度原则推导出一种非平稳信号在卷积混合情况下的自适应盲分离算法,仅通过对有限个观测时延样本的相关矩阵进行Frobenius范教最小化运算得到分离矩阵,算法计算量低,可实现信号连续处理,适用于在线运算。仿真结果表明算法仅需较低的分离滤波器长度和少量的时延样本即可获得良好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用于多径衰落水声信道的盲均衡算法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水声数字通信中,严重的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是影响通信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了一种分数间隔判决反馈盲均衡结构,以有效地克服水声信道多径衰落的不利影响。同时,针对水声信道的时变多普勒特性,在分数间隔判决反馈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修正常数模分数间隔判决反馈盲均衡与二阶数字锁相环相结合的盲均衡算法,以纠正信道引入的载波相位旋转。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将该算法与常数模波特间隔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因此,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OFDM系统中调制识别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快衰落信道下自适应OFDM系统的调制识别算法。在信道估计和频域补偿的基础上,利用子载波组样本的6阶和8阶累积量识别5种调制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和稳健性,在SNR=16 dB,移动台速度小于40 km/h的条件下,调制方式的正确识别率可在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