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1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于交流电晕电流正、负半波特性的不对称性,在采用交流电晕放电式消电法时.会出现逆带电及消电不完全的现象.通过串联电容,使交流电晕电流正、负半波特性对称,亦即使电晕电流中直流分量为零,从而实现无逆带电的交流电晕放电式消电.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Teflon-FEP薄膜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加控制栅极前后进行电晕注极为例,研究了样品膜的注极效果。栅极的引入,不但能控制样品的表面电位值,而且使得样品的表面电荷分布更加均匀. 注极参数的变化将影响注极结果.实验表明:针极电压,注极时间,栅极电压,栅网孔径,针-栅间距和栅-膜间距各注极参数直接影响薄膜的表面电位值和表面电荷的分布.最后导出对Teflon-FEP薄膜的最佳注极参数,这些参数在同样条件下对其它聚合物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3.
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分离混合氨基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开发新的混合氨基酸分离技术,提出用双极性膜电渗析分离混合氨基酸的方法.在对混合氨基酸溶液中离子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使用该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三室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的结果.对于等电点相差很大的谷氨酸和精氨酸以及等电点相差比较大的谷氨酸和甘氨酸以及精氨酸和甘氨酸两元混合物,可以实现很彻底的分离,得到纯度96%以上的产品,电流密度可以达到5~10 mA·cm-2. 对于等电点相差很小的丝氨酸和脯氨酸,则分离难度较大,电流密度在1 mA·cm-2以下.该法不需使用缓冲溶液,可提高分离过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24.
光接枝聚合制备双极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二苯甲酮(BP)为主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为交联剂,在均相阴离子交换膜表面,通过光接枝聚合得到聚丙烯酸型阳离子交换层,形成单片型双极膜结构.考察了光照时间、交联剂用量、引发剂浓度等对光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不加交联剂时,单纯以BP为引发剂,接枝程度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但接枝程度低;交联剂的加入可明显的提高接枝程度,在反应时间为60s左右,接枝程度最大;NPGDA做交联剂时,接枝程度高于二乙烯基苯;以2,4,6-三甲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共引发剂,NPGDA用量为单体量的2.5%时,接枝程度最高,为30.1%.采用均聚型引发剂与接枝型引发剂(BP)复配,可提高接枝程度,但在浓度相同时接枝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25.
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苋菜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高等特点.利用双极性高压脉冲电源引发的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降解偶氮染料苋菜红(AR27),研究了影响色度去除的因素,如初始质量浓度、电导率、放电频率等,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初始质量浓度50 mg/L、电导率2.5×103μS/m、曝气量0.6 m3/h、频率50 Hz、电压18 kV时,放电处理90 min,脱色率可达到91%.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离子迁移谱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应用,采用针板式高压放电极对电晕离子迁移谱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7.
阐述了瞬态电晕放电成像的物理过程,根据气体放电的流光理论,采用纳秒脉冲放电技术,获得清晰的电晕放电的硬币成像图像,并对脉冲峰值电压及相对湿度等成像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8.
利用XPS、ATR-FTIR等手段来研究DMF预溶胀涤纶经电晕放电处理后的表面结构性能.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后表面引入了氧元素;表面晶区下降,非晶区含量提高,经长时间处理后,各含量与原样接近.  相似文献   
29.
考虑一维双极等熵量子力学模型.首先,对方程进行一些变形,利用Poincarés不等式及函数收敛和弱收敛的一些性质,得到了稳态解的经典极限,即当普朗克常量ε趋于0时,量子力学模型方程的稳态解趋于经典力学模型方程的稳态解.然后,利用非稳态解已有的一些结论和Sobolev不等式,Schwartz不等式,Gronwall不等式及一些能量估计,得到了非稳态解的经典极限,即量子力学模型方程的光滑解趋于经典力学模型方程的光滑解.  相似文献   
30.
实际应用中,功率变流器经常会发生过流,重复的过流冲击会造成其功率器件绝缘栅型双极性晶体管(IGBT)的性能退化,并形成累积损伤,最终导致失效,而突然的失效会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问题,故需对重复过流冲击下IGBT的性能退化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在线监测方法.针对目前对IGBT在重复过流下性能退化的研究较欠缺,搭建了过流冲击的实验平台来实现IGBT的重复过流冲击实验;采集重复过流冲击过程中IGBT外部端子的电气量,并提出相应的新的性能退化指标——导通电阻.结果表明:重复过流冲击会造成IGBT的性能退化,影响其外部电气特性;提出的退化指标——导通电阻明显地表征了IGBT内部累积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