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2260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of tissues is the basis for treating tumor by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so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FU exposure dose and the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of tissu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oth HIFU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basic research. Using Pennes and Rayleigh formula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osure dose of an annular focused transducer and the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I.e. Biological focused region) in a bovine liver in vitro at a depth of 2 cm is simulated in an exposure dose range with radiation sound intensity of 7000~25400 W/cm2 and exposure time of 0~20 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ppear to be in quite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It is shown that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theories the heated necrosis element produced by HIFU exposure can be predicted. The deviation of the theory from the experiments under higher exposure dose has also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2.
基于苯乙酮的肟醚-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10个新型的肟醚-酰胺类化合物,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经^1H NMR、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表明新化合物普筛时Nb对黄瓜灰霉病菌,Ni对油菜菌核病菌及粘虫有100%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3.
厌氧生物法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中温厌氧消化条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可溶性的偶氮活性染料处理效果较好;当污泥浓度在2~4gVSS/L,反应时间为22h,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70%左右;染料的浓度在0~200mg/L时几乎没有抑制,染料浓度达到2000mg/L时,属重度抑制.废水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染料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
合成了O,O’-二乙基硫代磷酰肼5-溴水杨醛席夫碱的Mn(Ⅱ)、Ni(Ⅱ)、Fe(Ⅱ)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UV、IR及摩尔电导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对水稻幼苗细胞存活率及POD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对污水自然生物处理组合技术做了简要的归纳,将其大致分为工艺组合和生物物种组合两大类,并总结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了发展该组合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6.
论述了稳恒磁场抑制肿瘤的生物效应(包括稳恒磁场对肿瘤的直接影响)对免疫功能、自由 基代谢以及对抗癌药物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为提高蜡样芽胞杆菌BCJB01粉剂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添加营养基质、有机肥等方式,进行了蜡样芽胞杆菌BCJB01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整地时同时添加有机肥和营养基质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77.45%,优于对照药剂10%噻唑膦颗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广西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围填海是缓解沿海省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方式;围填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环境、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广西沿海1949年至今大规模围填海进程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海洋生态环境、自然海岸线、滨海湿地和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大规模围填海对广西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出初步的管理方法和对策,为广西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和围填海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选育优良的产酸性木聚糖酶的微生物,考察酸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尤其是pH值为4.0),为实现纤维素乙醇低成本清洁生产打下基础。【方法】从广西大学农场采集土壤,富集后经产酸性木聚糖酶的培养,比较酸性木聚糖酶酶活力,选育酸性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鉴定菌种,分析酶学性质。【结果】筛选出产酸性木聚糖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XYW5。扩增菌株XYW5的ITS rDNA序列,经测序分析比对,将其初步鉴定为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 XYW5。菌株XYW5产酸性木聚糖酶和酸性木糖苷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达(26. 26±0. 97)U/mL和(0.63±0.02) U/mL,比活力分别为(85.50±0.63) U/mg和(1.80±0.01) U/mg;其酸性木聚糖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65℃和6.5,酸性木糖苷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70℃和4.5;酸性木聚糖酶兼有酸性CMCase酶活力,达到8.54 U/mL。【结论】菌株XYW5所产的酸性木聚糖酶具有开发成为优良工业酸性木聚糖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0.
对洗发露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配伍性、橄榄油的乳化进行研究.通过热冷稳定性进行配方筛选,以及正交实验法研究配方中主要表面活性剂的最佳配比,并用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进行正交设计和数据处理,并根据洗发液(膏)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橄榄油以6.0%的比例加入到洗发露配方中,和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洗发露进行热、冷稳定测试,24 h后观察样品,均无变色、分层;p H值为6.26,在4.0~8.0间;有效物含量为22.994%,大于10.0%;粘度为7.12 Pa·s在4.0~10之间;泡沫的高度为112 mm;无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和酵母菌,细菌总数为480 CF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