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2260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链霉菌中发现新抗生素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文兵  王锦  段学辉 《江西科学》2004,22(4):293-296,300
到目前为止,链霉菌是微生物中产生抗生素最多的菌种,据报道,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每年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几乎呈现指数增长,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最高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增加幅度下降。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一条S形曲线,比对数方程预测的曲线要平缓得多,在不断优化参数后为这条曲线建立1个较好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估计链霉菌中还有多少没有被发现的抗生素,同时也便于预测不远的将来新抗生素产生的趋势。此模型估计在这类菌种中能产生的抗菌化合物的总数量约100000多种,而这只是迄今为止未发现抗生素中很微小的一部分。曲线中斜率的减少是由于筛选方法的减少,而不是由于新抗生素的枯竭,如果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在近10~20年内斜率将会趋近于零,但如果不断地探索新的筛选方法,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发现新抗生素的速度是不会下降的。  相似文献   
82.
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及生物选择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利用生物选择器来控制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问题,阐述了选择器的作用原理、动力学选择性理论、积累/再生理论、饥饿理论,指出茵胶团的吸附储存能力比丝状菌强得多,从而在选择器中可以大量储存有机物,在后续的曝气池中得到大量的增殖,但选择器无法控制丝状菌引起的膨胀。  相似文献   
83.
应用当前国际上最被广泛接受的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尝试建立了渤海锦州湾初步的沉积物重金属(Cu、Pb、Zn、Hg)质量基准,同时从三个角度对所得的基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基准与其定义的生物效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4.
应用逐步Fisher判别法的多元统计数学工具,综合分析我国12年股市的各指标因素量化统计特征,建立Fisher判别式,从而得出研判我国股市顶部和底部区域、上升、下降、盘存各种形态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5.
结合THz电磁波的特点和相关理论综合介绍了THz电磁波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和进展状况,并且阐述了THz在生物医学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新疆葡萄炭疽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新疆巨峰葡萄果腐病斑上分离到1种炭疽菌。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寄主范围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葡萄炭疽病菌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ec.)。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温度为28~30℃;生长的pH值范围是3~9,最适为6;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病菌生长最快。该菌的寄主范围广泛,曾在内地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新疆正在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对该病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7.
戈壁琵甲(鞘翅目:拟步甲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壁琵甲2年发生1代,世代不整齐,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成虫4月上旬至9月下旬产卵,卵期为8~12d.幼虫一般为12龄.幼虫期为1~1.5a.越冬幼虫于次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蛹前期为40~45d,蛹期为12~20d.羽化成虫后经280~300d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戈壁琵甲食性杂.不喜光.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成虫具有利用防御腺进行自卫的特性,其防御腺分泌物可成为医学上的天然药物,该幼虫各项营养成分较高,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昆虫资源。  相似文献   
88.
哈密瓜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地区的健康哈密瓜植株组织中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共得到252个菌株.经鉴定分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p.)及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对内生细菌数量测定表明,不同品种、组织及种植地,内生细菌的数量不同,品种间内生细菌的数量变化为3.15×103~2.01×105CFU/g鲜重;各组织中以种子中最多,平均含量在6.18×106CFU/g鲜重;其次为根,再次为叶片,茎和叶柄中较少;对分离菌株进行哈密瓜叶斑病和果斑病菌拮抗菌的筛选表明,252株内生细菌中有71个菌株对叶斑病菌有拮抗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8.2%,抑菌圈半径最大的可达8mm;6.7%的菌株对果斑病菌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9.
放线菌生物活性物质的高通量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线菌是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最多的一类微生物.最近3年,我室从云南省采集土样,分离到3000多株放线菌、真菌,选择其中2600株,进行发酵,制备成提取物,利用自建的抗氧化、抑制乙酰胆碱酶、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AGE等模型和高通量筛选系统进行了筛选,筛选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菌株.对高通量筛选的有关问题及初步筛选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矛尾复(鱼叚)虎鱼个体生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个体绝对生殖力为 3 052~ 67 896粒,个体相对生殖力 Fl 为 234.0~ 1 867.0粒 /cm, Fw为 16.8~ 1 260.1粒 /g.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净体重、卵巢重呈直线相关,与肥满度负相关,与成熟系数相关关系不显著;个体相对生殖力 Fl除了与成熟系数相关关系不显著,与各生物学指标正相关; Fw除了与成熟系数和肥满度呈正相关外,其余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