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古代文献中关于铜鼓传说的记栽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铜鼓来历的传说;一类是反映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民间对铜鼓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伏波造鼓、诸葛造鼓和孟公造鼓,这些传说和历史关系密切,反映了西南人民对马援、诸葛亮及孟获三位有功于他们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关于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则反映了古时岭南人民对铜鼓的崇拜。  相似文献   
52.
亚稳态六方三氧化钨化合物(h-WO  相似文献   
53.
用硫酸铜点滴法取代传统中性盐雾实验,检测了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对应关系强,而硫酸铜点滴法具有测试时间短、耗资小、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更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54.
The typical morphology of alloy lead (Pb) in ancient bronzes made in the Spring-Autumn Warring States Period (770 B.C. -221 B.C.), China, was examined by us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techniques. We propose that the main purposes for adding metallic Pb in a large quantity into ancient bronzes, such as arrows and ritual vessel—Ding, were for increasing weight and economical reasons. In order to promote add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casting quality for getting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Pb particles in the bronzes, a process through inserting Pb rod into the mold is supposed to be used during casting, which provided a process for preventing Pb sinkag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bservations from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bronzes revealed that the Pb particle possessed a “hollow-cored bubble” structure, which was formed due to absorbing casting gases during solidification and therefore indirectly eliminated the casting porosity and loosen.  相似文献   
55.
低温退火对锡磷青铜C5191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锡磷青铜C5191在均匀化热处理后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热处理,并利用金相显微镜表征材料组织结构,以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机械性能,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锡磷青铜C5191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锡磷青铜C5191在230℃、220℃、210℃和200℃低温热处理4h后,与未进行低温热处理的锡磷青铜C5191相比,屈服强度得到提高.随着低温热处理的温度下降,延伸率随之下降,而抗拉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屈强比得到显著提高.在200℃热处理4h后,合金的晶粒细化程度最佳,抗拉强度为625MPa,屈服强度达到594MPa,屈强比为0.95,符合高性能锡磷青铜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6.
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决西周王年 ,是采用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法 ,发挥历史学、考古学、C1 4 测年和天文学各自优势 ,经数十次专家会议协同讨论认可的结果。这个结果今后可能还会改进 ,但它已不是如以往研究西周王年那样是个人行为 ,因此它要周密得多。为了准确地判定灭商之年和晋侯苏墓的时间 ,已作出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和第一次使用系统C1 4 测年 ,大大提高了精度。金文历谱在推算时严格地依据金文学家最新的铜器分期断代表。排定金文历谱和西周王年时 ,利用了新近发现的七个支点 ,具有较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从传世文献《诗经》与出土的铜器铭文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批评思想实际滥觞于西周初期的周王室。在西周初期的文化及文学实践活动中,周王室形成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与范畴,并对周初之后的先秦文学批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产生锡汗缺陷的锡青铜铸件的显微组织和实际生产过程分析,讨论了锡汗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较和的氧化去氢法消除锡汗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用在氧化气氛下重熔或往铜液中加入氧化剂的氧化去氢法可用效地消除锡青铜的锡汗缺陷。  相似文献   
59.
阐述了洛阳历代出土铜镜、陶俑、三彩俑巧妙的造型艺术构思和精湛的工艺制作技术,从而展现了洛阳出土文物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0.
江陵战国青铜器科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江陵是楚郢都所在。多年来这里出土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青铜器,为我们了解东周青铜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该文通过一批考古实物的科学分析得知:至迟战国时代,江陵青铜合金技术便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人们对许多青铜器都进行了镀锡处理,部分器物还作了渗硫处理和特殊的花纹工艺。该研究一个比较重要的收获是:首次发现了青铜剑的淬火回火组织,初次考察了龟裂纹剑、白点星纹剑的纹饰技术,再一次看到了青铜器的纯硫化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