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青铜文化中的技术美及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几件典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析,揭示了青铜器的形式与技术之美,通过对青铜器的具体形态、色彩及纹饰产生的技术的描述,揭示了青铜文化技术美和形式美的同一。  相似文献   
142.
该文对北流型101号铜鼓及其它大型北流型铜鼓进行了测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北流型大型铜鼓外形特征的统计规律,并对101号铜陵的残缺部分提出了复原方案。而对101号铜鼓的声学特性的深入探讨,为复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3.
评述了锂镀镑铪光度分析领域的发展,探讨了锂镀锆铪光度分析近况。包括各种有机、无机试剂与Li,Be,Zr,Hf显色光度性质及分析应用。重点论述了相关显色体系。  相似文献   
144.
利用大功率CO_2激光烧结新工艺制备钨酸铝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发现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阻温特性呈线性关系.研究激光烧结工艺条件对材料特性的影响.XRD及XPS的研究发现了具有类钙钛矿结构钨青铜导电相AlxWO3,是它使材料具有半导性并有NTC效应  相似文献   
145.
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文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遭受各种腐蚀,笔者以青铜文物为代表,详细阐述了青铜器具在环境中的化学腐蚀和生物腐蚀机理,并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青铜文物保护的常见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6.
新型高铝铜合金喷焊层的组织与形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新型高铝铜合金(Cu-14Al-X)喷焊层.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喷焊层金相组织特征、宏观硬度和显微硬度、喷焊层与基体的结合特点以及喷焊层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该合金粉末喷焊层的重熔过程具有快速凝固的特征.在重结晶过程中,富含Fe、Co等元素的高熔点、高硬度相首先析出,在喷焊层中形成硬质相,使得合金喷焊层的宏观硬度和显微硬度均较普通铜合金涂层高,宏观硬度高达261 HV,显微硬度高达424.2 HV.  相似文献   
147.
以氧化铍、浓硫酸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乙酰丙酮铍。采用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所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铍离子与乙酰丙酮根形成螯合环结构;在乙酰丙酮铍中存在两种效应,即金属铍离子的强吸电子效应和螯合环的环电子流效应。此外,环内构成的离域大π键,增加了该化合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8.
模拟闭塞电池法研究青铜病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拟闭塞电池法、模拟闭塞溶液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青铜病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青铜孔蚀闭塞区内pH值随通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最终可达3.7;pH值与电荷对数呈线性关系,即pH =6.55-1.82·lgQ;阴离子发生浓集,阳极腐蚀速度增大;青铜中Sn优先溶解;由于Sn2+的水解造成的金属表面pH值的失控和阴离子的竞争吸附,闭塞区内电极表面的腐蚀速率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49.
It is evidenced by the filter elution method that two carcinogen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enzo[a]pyrene and dibenzo[a,h]anthracene, two carcinogenic metal salts, beryllium chloride and cadmium chloride, four carcinogenic aromatic amines, 2-aminofluorene, β-naphthylamine, 4-aminobiphenyl and benzidine, can all induce DNA interStrand and DNA-protein cross-link in L1210 culture. Howeve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non-carcinogenic compounds, including benzo[k]fluorancene, anthracene, magnesium chloride, zinc chloride, α-naphthylamine, 2-aminobiphenyl andm-toluidine, cannot produce any cross-link adducts. All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gion theory that carcinogens are bio-bifunctional alkylation agents.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carcinogens and non-carcinogens.  相似文献   
150.
微量元素Co对高铝青铜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EF3,XRD和EPMA对含Co质量分数为0%、1.5%、2.5%、5.0%和6.0%的Cu-14Al-X的高铝青铜试样进行显微组织,物相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Co元素质量分数提高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类梅花形的新相,主量相中各种相的比例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