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设计一系列新型双芳基脲类化合物作为潜在的Bcr-Abl激酶抑制剂。以2-吡啶甲酸,5-硝基吲唑,6-硝基喹啉等为原料合成了6个双芳基脲类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鉴定。合成的6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42.
大孔径吸附树脂的选择吸附性能可用于富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可增强产品化学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可用于中药制剂及剂型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生产过程.本文就近年来利用大孔径吸附树脂技术分离和纯化中药有效成分黄酮及皂苷类化合物展开综述,以期找到分离、纯化黄酮和皂苷类化合物的应用进展及工艺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具有高毒性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日常饮食尤其是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是人体摄入POPs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各种生物体的食物原料,除少数可以直接食用外,大多数需要经过烹饪加工后才能食用,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多种理化反应能够使食物中POPs的含量和分布发生改变.本文简述了食物中POPs含量在烹饪前后的变化以及烹饪对食物中POPs分布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4.
七元瓜环与吖啶类化合物主客体作用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1H NMR技术等现代分析方法,测试了七元瓜环(cucurbit[7]urils)与吖啶、9-氨基吖啶、3,6-二氨基吖啶(分别记为g1、g2、g3)的主客体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或中性条件,用三种方法均能观察到七元瓜环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但在强碱性条件下,用上述方法观察不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利用光谱法得到七元瓜环与g1、g2、g3均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包合物,计算出相应的平衡常数,并利用核磁表征考察了主客体可能的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45.
RBF网络在取代苯胺和苯酚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对36种取代苯胺和苯酚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进行预测,网络自相容能力和交叉检验结果良好.结果表明:①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线性溶解能关系参数、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作为输入特征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优于仅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作为输入特征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结果;②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作为输入特征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优于仅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输入特征参数的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该方法还可望成为对有机化合物其它性质进行预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6.
氯苯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活环境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来源、危害,并对环境水中氯苯类化合物检测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测定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于改进实验方法以及提高环境安全质量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以库仑定律为基础,在pH≈8的碘化钾-酒石酸钾钠-盐酸-碳酸氢钠电解质溶液中电生碘滴定锑(Ⅲ),采用死停终点法确定库仑滴定终点.在实验条件下,测定1.00 mL0.100 0 mol/L锑(Ⅲ)标准溶液,相对误差为0.20%;本法用于测定锑(Ⅲ)化合物样品的纯度,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08%~0.21%.结果表明,与常规滴定分析法(碘量法)相比,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和准确.  相似文献   
48.
以香兰素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三步或四步反应分别以63%和40%的总产率得到从姜科植物Curcuma domestica的根状茎中提取出来的两种具有很好抗氧化活性的1,5-二芳基戊烷化合物1和2.  相似文献   
49.
以生姜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姜酚类化合物.在强酸性条件下姜酚类化合物脱水成姜烯酚后,与甘氨酸加成生成姜烯酚一甘氨酸复合物以增强姜酚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姜烯酚-甘氨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姜烯酚-甘氨酸,最大特征吸收峰在230、280 nm处.吸光度比值为1.776;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姜烯酚-甘氨酸,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pH=2~8的范围内,姜烯酚-甘氨酸的电化学活性随着pH的降低而减弱;姜烯酚-甘氨酸对N,N-二苯基N'-苦味基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计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加入量为0.125 mg时,其清除率为81.8%.研究发现,姜烯酚-甘氨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甘氨酸.  相似文献   
50.
综述了2-氮志-1,3-丁二烯类化合物的主要反应,如:Diels-Alder反应,聚合反应,水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