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对产生Bei醌类化合物的寄生菌属真菌(Hypomyces(Fr.)Tul.sp.)的液态发酵工艺做了初步优化.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液态发酵工艺的最优条件;通过菌体干重、醌类化合物产量与PH值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找到了一种确定发酵进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2.
环芳类化合物分子轨道Through—Space相互作用的X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韩星  李伯符 《科学通报》1992,37(16):1479-1482
  相似文献   
183.
本文研究了钢液在加铝脱氧后6分钟内取样的快速冷却试样中存在的非金属夹杂物。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对钢液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状、成分和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4.
pH值对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苯胺类化合物含量起到关键作用,以硫酸溶液替代硫酸氢钾溶液,合理调节pH值的范围,可得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85.
以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保护、羟醛缩合、选择性还原、氧化、去保护等八步反应,完成了两个天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acerogenin G和1,7-双-(4-羟基苯基)-1,4,6-庚三烯-3-酮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186.
以福建莆田地区分离得到的粘细菌Sorangium cellulosum So0087-3-3为研究对象,通过发酵培养对菌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5 L发酵菌体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1D,2D NMR以及质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1~3的结构,分别为2-(4-hydroxyphenyl)ethylamine,麦角甾醇,过氧麦角甾醇;初步确定化合物4~7为脂肪酸甘油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7.
188.
研究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光稳定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光照前后的姜黄素类化合物溶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室外光照下,姜黄素的乙醇溶液极不稳定,加入柠檬酸、BHT和β-CD不能显著增强其稳定性,姜黄素固体粉末则较为稳定;室内光照、紫外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姜黄素溶液均较为稳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室外光照5 d后,姜黄素、单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降解率分别为68.9%、51.5%和21.5%;姜黄素类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产物为阿魏酸和香草醛.  相似文献   
189.
 联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中,它们的合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出了可用于合成秋水仙碱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中间体的化合物A和B.  相似文献   
190.
姜黄素类化合物对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研究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衍生物a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终末产物(AGEs)的抑制作用,同时测定了它们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均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依次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衍生物a;姜黄素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并能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